[发明专利]一种避免人员滞留的安防身份核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3983.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7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1V5/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40004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人员 滞留 身份 核验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安防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人员滞留的安防身份核验设备,包括X光行李安检仪、人体安检门、信息采集摄像机、行李分拣摄像机、主传送带、若干个分路器和若干个副传送带,信息采集摄像机设置于X光行李安检仪的入口段,行李分拣摄像机设置于X光行李安检仪的出口段,所有分路器等间距设置于主传送带上,每个副传送带均斜向设置于主传送带的同一侧,每个副传送带的始端均位于对应的分路器的一侧,每个副传送带的末端均设置有人体安检区、身份核验台和电子提示屏,本发明的优势在于能够紧凑同步地进行安检的各个环节,提高并行度,减少人员滞留时间,将安检后的行李传送给主人,改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人员滞留的安防身份核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公众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车站、机场、体育场、剧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安全检查越来越严格,包括X光行李安检、人员通过安全门、工作人员利用手持安检机或拍搜方式进行人工安检、人脸采集和身份核验以确保人证合一等多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在于,人流量大时各环节容易造成拥塞滞留,环节过多反复停滞,人员安检完成后用户还要去取回行李,容易发生行李的混淆和丢失,导致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人员滞留的安防身份核验设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避免人员滞留的安防身份核验设备,包括X光行李安检仪、人体安检门、信息采集摄像机、行李分拣摄像机、主传送带、若干个分路器和若干个副传送带,信息采集摄像机设置于X光行李安检仪的入口段,行李分拣摄像机设置于X光行李安检仪的出口段,主传送带连接设置于X光行李安检仪的出口端,所有分路器等间距设置于主传送带上,每个副传送带均斜向设置于主传送带的同一侧,所有副传送带与所有主传送带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副传送带的始端均位于对应的分路器的一侧,每个副传送带的末端均设置有人体安检区、身份核验台和电子提示屏,人体安检门设置于X光行李安检仪的旁侧并且位于主传送带靠近副传送带的一侧;
信息采集摄像机用于采集登记人脸面部特性以及行李外观特征,建立二者的对应关系;
行李分拣摄像机用于拍摄行李外观特征,查询对应的人脸面部特征从而确认对应的行李。
作为一种避免人员滞留的安防身份核验设备的优选方案,分路器包括水平底座、驱动电机和若干组呈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导向轮组,所有导向轮组均设置于水平底座的顶部,所有导向轮组之间通过一个同步带连接,驱动电机呈竖直固定设置于水平底座内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导向轮组的一端连接。
作为一种避免人员滞留的安防身份核验设备的优选方案,每个导向轮组均包括一个横向支撑板和若干个等间距设置于横向支撑板上的旋转轮机构,每个横向支撑板的底部均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柱与水平底座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旋转轮机构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每个旋转轮机构均活动设置于横向支撑板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向上与其中一个接触同步带的旋转轮机构连接。
作为一种避免人员滞留的安防身份核验设备的优选方案,每个导向轮机构均包括U型架、滚轮、轴套、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轴套固定嵌设于横向支撑板中,U型架设置于轴套上方,上法兰盘固定连接在U型架的底部,上法兰盘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向下穿过轴套,轴套的内侧上下端均固定嵌设有供第一连接轴穿过的第一轴承,两个轴承的外侧均设置有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上的限位卡箍,下法兰盘设置于轴套的正下方,并且第一连接轴的顶部与下法兰盘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滚轮轴接设置于U型架的顶部,滚轮的轮轴两端均分别两个第二轴承与U型架连接。
作为一种避免人员滞留的安防身份核验设备的优选方案,每组导向轮组中每两个相邻的下法兰盘之间均通过一个连杆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下法兰盘底部铰接,所有连杆交错分布于所有下法兰盘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