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3935.7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8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茹月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F17D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启诚专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0 | 代理人: | 李艳春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集中供热 管网 供热 管道 泄露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方法,包括步骤:一、传感器安装;二、传感器数据采集及传输;步骤三、数据分析处理及泄露位置识别。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采用压力变送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来对供热管道发生泄露进行检测,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数据融合分析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采用压力变送器进行检测,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检测结果,由于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压力变送器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因此能够方便地得到泄露发生位置,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热管道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为由集中供热热源向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在管道连接过程中,系统误差的出现在所难免,膨胀节作为补偿器较好的补偿了安装误差,但是膨胀节由于受热胀冷缩的作用,是热网中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一旦泄漏将导致大面积的供热泄漏。早先的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包括流量平衡法监测管道入口端与出口端的流量差来判断泄漏,通过在管道周边安装压力变送器采集数据判断是否泄漏。流量平衡法可以监测出较小泄漏,但是对于泄漏的发生反应较慢,并且需要在每段管道的两端安装流量表,同时仅依靠流量数据不能对泄漏点进行定位;压力变送器监测泄漏是将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绝对值转换成电流信号,在接收端再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进行接收,压力变送器采集到的压力信号只在满量程输出值中占很小的比例,所以对于输出值较小的压力变化量很难精确监测。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快速且精确地检测供热管道泄漏是否泄漏及泄漏的具体位置的供热管道泄漏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采用压力变送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来对供热管道发生泄露进行检测,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数据融合分析处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采用压力变送器进行检测,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检测结果,由于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压力变送器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因此能够方便地得到泄露发生位置,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传感器安装:在供热管道上均匀布设多个压力变送器,并在供热管道侧的土壤中均匀埋设多个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埋设位置与压力变送器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每个相对应位置处的压力变送器的输出端和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一个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上接有用于与数传中继器无线通信的射频通信模块,所述数传中继器上接有用于与设置在监控中心的监控计算机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
步骤二、传感器数据采集及传输:压力变送器对供热管道上的压力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实时输出给微控制器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对供热管道埋设土壤的温湿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实时输出给微控制器模块,微控制器模块将压力变送器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和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湿度数据进行打包后通过射频通信模块传输给数传中继器,数传中继器再将多个微控制器模块传输给其的压力数据和温湿度数据进行打包后传输给监控计算机;
步骤三、数据分析处理及泄露位置识别,具体过程为:
步骤301、监控计算机将压力数据和温湿度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BP神经网络中,得到BP神经网络的输出,BP神经网络的输出为根据压力数据和温湿度数据判断是否发生了泄露的结果,结果表示为泄露和未泄露两种;
步骤302、监控计算机根据发生了泄露的压力变送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找到相应发生了泄露的供热管道位置。
上述的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中供热管道泄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包括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茹月,未经牟茹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载体、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