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可视化区分样品中不同手性青霉胺和外消旋体青霉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3765.2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7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灿;刘文卫;吴林林;朱鹏飞;周小新;孟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82;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张仕婷 |
地址: | 214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可视化 区分 样品 不同 手性 青霉 外消旋体 方法 | ||
一种快速可视化区分样品中不同手性青霉胺和外消旋体青霉胺的方法,属于氨基酸快速可视化检测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实际样品反应溶液的浑浊情况及发光性质,区分出实际样品中是手性青霉胺、外消旋体青霉胺和/或手性青霉胺混合物;再通过加标一种手性青霉胺的方法判断实际样品中青霉胺的手性构型;最后通过加标另外一种手性青霉胺的方法确证实际样品中青霉胺的手性构型。本发明采用的设备简单、污染小、成本低、操作简单迅速,而且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此外,本发明抗干扰能力强,其他结构相似的氨基酸,比如半胱氨酸、N‑乙酰基‑D‑青霉胺,均不会对本发明造成干扰。本发明可应用于基层实验室,有望发展成为手性氨基酸区分的实用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可视化区分样品中不同手性青霉胺和外消旋体青霉胺的方法,属于手性铜纳米簇和聚集诱导发光结合实现对不同手性配体和外消旋配体氨基酸快速可视化检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青霉胺是青霉素的代谢产物,分为手性青霉胺和外消旋体青霉胺,在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斯崇文,青霉胺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几个问题,国外医学,1980,544-548)。然而临床结果表明,青霉胺长期用药给病人带来很多有害的副作用(包括皮疹、荨麻疹、皮肤黏膜反应等),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严庆惠,青霉胺的毒性,国外医学,1979,519)。
手性青霉胺包括左旋(L-型)和右旋(D-型)青霉胺,其中左旋青霉胺对病人的毒副作用较大,因此,临床上选用D-青霉胺作为药物治病。为了深刻认识青霉胺的代谢情况和药物疗效,尿液中青霉胺的手性状态(D-型、L-型、外消旋体)及其含量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斯崇文,青霉胺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几个问题,国外医学,1980,544–548)。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圆二色谱进行测量,该方法能够测出青霉胺的手性状态(Yang X, Gan L, Han L,Li D, Wang J, Wang E. Facile preparation of chiral penicillamine protectedgold nanoclust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ell imaging,
铜纳米簇是一类尺寸小于2nm的纳米簇材料,具有较强的发光性能,在细胞成像、化学传感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铜纳米簇的发光主要来源于一价铜和硫的电荷转移(配体硫到铜的电荷转移跃迁LMCT和/或配体硫到铜-铜的电荷转移跃迁LMMCT)。然而,一价铜不稳定,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发光淬灭。因此,急需要建立一种使铜纳米簇持续稳定发光的方法(Kong L, Chu X, Wang C, Zhou H, Wu Y, LiuW. D-Penicillamine-coated Cu/Ag alloy nanocluster superstructures: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nd tunable photoluminescence from red toorang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7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发生器的防爆水箱
- 下一篇:一种异聚态建材冷凝分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