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动自洁式防污限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3717.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施华;陈赤;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2 | 分类号: | B08B7/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64400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防污 限流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机械流体系统的小孔结构的防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被动自洁式防污限流装置,用于飞机的防污限流装置,通过压紧螺钉将隔离框压紧在密封垫上,实现流道高压腔和低压腔的隔离,去污钢丝与加持块能紧密连接,然后去污钢丝穿过隔离框的节流孔,去污钢丝和隔离框的固有频率相差较大,该设计能利用飞机上发动机的振动源实现去污钢丝在隔离框的限流孔相对运动,使去污钢丝能在限流孔内高频的搅动,达到实时去污的目的,同时,装置的进出口根据阀件的设计需要,可绕装置轴线旋转和在长度方向适当移动来与阀件的流道进行对接,对接时通过壳体上的硫化密封圈,来保证阀件的密封及流道完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流体系统的小孔结构的防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被动自洁式防污限流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系统中有很多精密的阀件在设计时,由于功能的需要,在阀件内部会有很小的流道,这些流道中的介质所提供压力一般用于保证阀件的执行部件在压力达到设定压力点时准确地执行相应的动作。
因此对流道压力的稳定有很高的要求,由于航空产品对重量的苛刻要求,时常不允许采用复杂的减压或稳压结构来保证上述流道中的压力稳定,往往直接采用一个极小的限流孔来实现从一个高压腔到一个低压腔的减压,根据设计需要通过调节限流孔的孔径的大小来保证低压腔的压力值,一般限流孔孔径会很小,甚至小到0.5mm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保证该限流孔的畅通,不允许杂质堵塞限流孔,使限流孔的孔径发生变化,然而时常流经该流道的介质的清洁度达不到相应的要求。
一般的方法是提高限流孔的表面光洁度;限流孔表面喷涂光滑的涂料;定期清洗限流孔或过滤装置等。这些措施的可靠性都不是很高,尤其是气体介质流经上述狭小通道时,所发生的静电吸附是难以避免的,这和飞机使用的介质清洁度关系极大,这种情况下会使维护成本增加,及减低设备的完好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被动自洁式防污限流装置,提供一种维护更便捷甚至不需要维护、可靠性高的限流装置,以克服飞机上现有限流装置的缺点,保证飞机阀件工作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被动自洁式防污限流装置,所述装置镶入阀件壳体,与阀件内的流道对接,所述装置包括:压紧螺钉1,密封圈2,壳体3,去污钢丝4,隔离框5,夹持块6,密封垫7;
所述密封圈2与所述壳体3固定在一起;
所述压紧螺钉1将所述隔离框5与密封垫7压紧形成高压腔和低压腔;
所述夹持块6与所述去污钢丝4的一端固定;且所述去污钢丝4的另一端穿过隔离框5内的限流孔。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所述密封圈2与所述壳体3采用橡胶硫化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2)所述去污钢丝4的直径小于所述隔离框5内的限流孔的孔径。
(3)所述装置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与阀件内的流道两端对接。
(4)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可绕装置轴线旋转。
(5)所述密封圈2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壳体3的两端固定在一起,用于壳体3与阀件内的流道的密封。
(6)所述装置镶入阀件壳体后,采用防脱出零件将所述装置固定在阀件壳体内。
(7)所述装置通过阀件的震动,使得去污钢丝4在隔离框5中的限流孔内发生相对运动来去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