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煤层气井砂埋的修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3523.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4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贾晋生;郝春生;魏国琴;季长江;田庆玲;李军军;杨昌永;常会珍;邵显华;陈召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0 | 分类号: | E21B19/00;E21B21/16;E21B31/0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8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煤层 气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开发排采利用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煤层气井在排采过程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井技术,在不用大修井的情况下,解决煤层气井油管管柱被砂埋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利用气举的方式将油管内残存的水排出地面,卸载固定凡尔球受到的液柱压力,通过磁力打开固定凡尔,再通过气体循环至砂、煤粉沉淀的空间内,搅浑砂、煤粉、水的混合物,减除固体沉淀对油管管柱的束缚。该发明的意义在于:1、利用流体流动带动固体颗粒的特性,解除固体沉淀对油管管柱的束缚,避免了繁琐的大修过程。2、用该方法可大量节省修井费用,同时可避免长时间停机对煤层气井产能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排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煤层气井砂埋的修井方法。
背景技术
煤层气井在排采过程中,由于气体的压缩性,控制气体压力比较困难,往往在排采不久后,煤储层会发生吐砂、吐煤粉现象,有可能会导致井下管柱被砂掩埋,导致无法拔出的问题。常规方法是用反扣钻杆将砂埋上部的油管用倒扣的方式一根或若干根提出,砂埋的部分用套铣管逐根提出,属于煤层气井大修。发生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煤层气井长时间无法正常运行,对煤储层裂隙系统造成较大的损害,降低煤层气井产能,同时修井队需要准备反丝钻杆、水车、泵车、套铣筒等一系列工具,修井后,大量油管会被损坏。
上述情况是一个需要繁琐的修井工序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消耗大量财力、人力,同时长时间停机、放空套压,会伤害到煤储层,影响煤层气井产能。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不用大修井,就可以减除沉淀的砂、煤粉对油管管柱的束缚力的修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井技术,在不用大修井的情况下,解决煤层气井油管管柱被砂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煤层气井砂埋的修井方法,首先利用气举的方式将油管内残存的水排出地面,卸载固定凡尔球受到的液柱压力,通过磁力打开固定凡尔,再通过气体循环至砂、煤粉沉淀的空间内,搅浑砂、煤粉、水的混合物,减除固体沉淀对油管管柱的束缚。
进一步地,一种处理煤层气井砂埋的修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修井机车搬运至煤层气待修井场、立起修井井架、架油管桥(用于放置油管、抽油杆)、拆卸仪表;
2)拆光杆密封盒(密封光杆和油管之间的空间),提起油管内的抽油杆、泵筒柱塞;
3)拆卸井口法兰盘(令油管与井筒连接断开),提起油管管柱时,发现无法提起;准备空压机、空心抽油杆、高压胶管;
4)在油管内下入尾端装有强磁铁、且具有横向贯穿孔的空心抽油杆,用光杆密封盒密封空心抽油杆和油管;
5)使用高压胶管将空压机排气口与空心抽油杆连接,启动空压机,通过向空心抽油杆内注入高压气体,将油管残余水从排水阀门处排出(目的是将油管内水排除,减小油管底部固定凡尔球受到的水压,保证强磁铁能够吸起固定凡尔球,令固定凡尔处于打开状态),油管内残余水排出后固定凡尔球被强磁铁吸引至固定凡尔底座腔体顶部;固定凡尔打开;
6)此时固定凡尔处于打开状态,关闭井口的排水阀门,空压机继续工作,气体通过固定凡尔从筛管排出,将沉淀的砂、煤粉冲散,减除砂埋,多余气体从油管与生产套管间的环形空间至井口阀门返出地面;
7)随后用修井机车提出油管管柱。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心抽油杆外径为30mm、内径为20mm、长度为10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处理煤层气井砂埋的修井方法,由大修井转为普通修井,大大降低了修井时间,减少因修井对煤储层裂缝系统的伤害,影响煤层气井产能。本发明修井成本低,对井下管柱伤害较小,大大节约了修井费用,降低了煤层气井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