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散热管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3139.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2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03;B60L58/2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束散热管套,包括套设在电源线束上的圆管状的导热套,导热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散热片。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电源线束上套设导热套达到电源线束散热的目的,导热套增加了电源线束的散热面积,再通过车辆电池上本身的风机或其他通风结构形成的空气流动带走热量,这样避免电池连接线路因温度过高使得其包裹材料出现老化和开裂的问题,提升了整个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散热领域,具体就是一种蓄电池的线束散热管套。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全球性能源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正逐渐的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电动汽车的发展也成为大趋势。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在运行时,尤其在启动爬坡或者突然加速时,放电电流瞬间增大,从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可以使模块内部电池温度达到100℃,过充情况下将接近200℃。
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的散热结构主要集中在电池模组的外壳结构上,动力电池的连接线路上并没有相关的散热结构,电源模块内部温度的升高势必影响其连接线路靠近电池部分的温度的升高,使得普通的包裹材料容易出现老化和开裂的问题,进而影响整个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动力电池的连接线路散热性的线束散热管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束散热管套,包括套设在电源线束上的圆管状的导热套,导热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散热片。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电源线束上套设导热套达到电源线束散热的目的,导热套增加了电源线束的散热面积,再通过车辆电池上本身的风机或其他通风结构形成的空气流动带走热量,这样避免电池连接线路因温度过高使得其包裹材料出现老化和开裂的问题,提升了整个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端面图;
图3为吸热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热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导热套的端面图;
图6为硬质插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硬质插片的端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线束散热管套,包括套设在电源线束上的圆管状的导热套10,导热套1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散热片11。
上述方案中的导热套10套设在靠近电源附近的线束段上或其他易受热的线束段上,并且导热套10即可以套设在多根线束构成的整股线束上也可以套设在单根线束上,导热套10套设在单根线束上时可以有效分隔开各线束提高线束的散热面积,导热套10由导热材料制成其将线束上的热量导热至自身然后通过散热片11与空气较大的接触面积完成与空气的换热,再通过车辆电池上本身的风机或其他通风结构形成的空气流动带走热量,这样避免电池连接线路因温度过高使得其包裹材料出现老化和开裂的问题,提升了整个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所述散热片11的长度方向与导热套10管长方向一致,散热片11为曲率轴芯与导热套10管芯一致的弧形板,散热片11的弧长方向的内壁中部通过连接柱12与导热套10外壁相连。即散热片11在导热套10外壁上大致呈T型结构,这样便使得散热片11与空气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便于高效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1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