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噪耳塞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52822.5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4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武;庞坤;郎烨;鹈澤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鐵三角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11/08 | 分类号: | A61F11/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塞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噪耳塞,包括硅胶耳套、滤网一、耳塞前盖、麦克风二、反相器二、扬声器、反相器一、麦克风一、耳塞后盖、滤网二、耳塞线、滤腔盖;其中滤腔盖与耳塞后盖构成物理结构滤波腔体,滤除环境高频噪声,中低频环境噪音由反相器一和反相器二构成管道式滤波,滤除残余高频及大部分中频噪声,低频噪声完成180度反相;由麦克风一拾取的中低频环境噪音信号经由第一电路放大反相,推动扬声器发出与外界噪声反相的信号降低消除中低频噪声,同时麦克风二拾取叠加降噪后的声音信号经过B电路放大并与麦克风一信号比较采样后去控制A电路反相噪声放大器的相位,使得送入扬声器发声的中低频噪声信号与环境中低频环境噪音180度反相抑制消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话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环境降噪通话耳塞。
背景技术
耳塞降噪技术通常是指运用耳塞内部的麦克风拾取外部环境噪音送入电路放大反相后经由耳塞扬声器发声,抵消进入耳塞的外部噪声。
通常情况下,耳塞外界噪音通过耳塞本体传导进入,耳塞内部的麦克风拾取噪音送入电路放大并相位反转后经扬声器发声与外界噪声相位抵消。低频噪音(500HZ内)由于共振严重且扬声器转换效率低下,常规耳塞降噪为了提升低频降噪效果,加大电路低频增益,使得中高频(500~2000Hz)相移增大,减弱了中高频的降噪效果。同时常规耳塞结构腔体为两腔体,对于外界噪音被动降噪效果不大。因此常规降噪耳塞不能够彻底消除环境噪音,仅仅能够满足日常普通生活的降噪要求,而在航空地勤、压铸冲压等噪音强烈的场合无法完成保护听力、抑制噪声的作用,对于复杂的噪声场合也是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耳塞,以解决复杂环境场所宽频带降噪问题,提升降噪效果,保护使用者的听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噪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塞前盖和耳塞后盖,以及设于所述耳塞前盖和耳塞后盖之间的扬声器、麦克风一、反相器一、麦克风二和反相器二,所述扬声器和反相器二将耳塞前盖与耳塞后盖围成的腔体分为靠近耳塞前盖的采样腔和靠近耳塞后盖的反向腔,所述耳塞前盖的前部设有用于套设硅胶耳套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内设有滤网一,所述反相器一与反相器二构成S形低频管道式物理结构滤波反相器;还包括设于耳塞后盖背部的滤腔盖,所述滤腔盖与耳塞后盖背部的腔体围成高频噪声滤波腔;所述耳塞后盖上设有联通滤波腔和反向腔的通孔一,所述通孔一处设有滤网二,所述麦克风一固定于耳塞后盖上,且拾音孔经通孔二朝向滤波盖,所述麦克风二固定于耳塞前盖上,且拾音孔朝向扬声器,所述麦克风一用于采集反向腔内经滤波腔滤除高频噪音后的低频噪音信号,经第一电路放大反向处理后推动扬声器发声并叠加反相器一和反相器二释放的同相位低频噪声,所述麦克风二用于拾取采样腔内的经抑制降噪后的噪声信号,经第二电路处理后输出电压信号作为所述第一电路的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滤腔盖和高频噪声滤波腔共同作用衰减滤除大于6000HZ的环境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二为特定密度的吸音棉,用于滤除滤波腔中的中频噪音。
进一步的,由反相器一和反相器二构成的S形低频管道式物理结构滤波反相器的导管孔径为A=TTr2,长度为L=LS+117r,谐振频率为其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路为带环路滤波的相位可控、增益可控的窄带线性放大器,其相位和增益受控于第二电路的电压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麦克风二拾取采样腔内的经抑制降噪后的噪声信号后,经第二电路放大并与与麦克风一采集的信号比较采样后控制第一电路中放大器的相位,使送入扬声器发声的中低频噪音信号与环境中低频环境噪音180度反相。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耳塞还包括耳塞线,所述耳塞线的一端经由滤腔盖与耳塞后盖的下部围成的通道延申至耳塞内部,并与所述扬声器、麦克风一和麦克风二连接,另一端连接设有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鐵三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宁鐵三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超高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热管散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