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知识图谱的异构数据库互联管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52821.0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6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肖明;杨念;黄冠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G06F16/27;G06F16/22 |
| 代理公司: | 四川雍和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48 | 代理人: | 姚林庆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知识 图谱 数据库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异构数据库互联管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将数据文件分为一类数据模块和二类数据模块,并为各数据分配ID、地址和优先级的步骤;为每个数据建立索引数据,所述索引块包含数据块的ID、地址和优先级信息的步骤;及构建包含所有索引数据信息的信息数据,从而完成数据库的的构建的捕捉;该基于知识图谱的异构数据库互联管理方法将知识图谱技术与异构数据库很好的进行了结合同一,解决了现有的三元组的存储方式很难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解决的问题,并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数据库使用全流程权限管理及针对于数据修改时的权限管理两种模式,从而在在兼顾了使用便捷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异构数据库互联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知识图谱在图书情报界称为知识域可视化或知识领域映射地图,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图形,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图谱是通过将应用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与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结合,并利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展示学科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达到多学科融合目的的现代理论。异构数据库系统是相关的多个数据库系统的集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透明访问,几个数据库系统在加入异构数据库系统之前本身就已经存在,拥有自己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外构数据库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自治性,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每个数据库系统仍有自己的应用特性、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
异构数据库系统的目标在于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信息资源、硬件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并和共享。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以局部数据库模式为基础,建立全局的数据模式或全局外视图。这种全局模式对于建立高级的决策支持系统尤为重要。
虽然算法和理论不断成熟,知识图谱的存储和查询仍面临很多挑战。由于三元组的存储方式很难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解决,现有的存储方案多是围绕非关系型数据库和图数据库展开,但这也给性能和存储方式带来问题;因此急需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异构数据库互联管理方法已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异构数据库互联管理方法,该基于知识图谱的异构数据库互联管理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异构数据库互联管理方法,该基于知识图谱的异构数据库互联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数据文件分为一类数据模块和二类数据模块,并为各数据分配ID、地址和优先级;
S2:为每个数据建立索引数据,所述索引块包含数据块的ID、地址和优先级信息;
S3:构建包含所有索引数据信息的信息数据,从而完成数据库的的构建;
S4:构建用于为不同的数据库提供对应驱动程序的驱动模块,并实现三元组操作;
S5:构建用于在所述数据库驱动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知识图谱抽象模块;
S6:构造异构数据库知识图谱的节点关系表,确定知识图谱计算场景,确定所述知识图谱计算场景所需的节点的类型和属性;
S7:从所述节点关系表中,提取与所述知识图谱计算场景对应的至少一个计算节点;
S8:从所述异构分布式知识图谱中过滤出与所述至少一个计算节点对应的节点数据;
S9:对过滤出的所述节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基于异构分布式知识图谱的数据处理结果;
S10:将所述信息数据加载到内存,依据信息数据携带的索引数据信息将索引数据加载到内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