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2702.5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岭江;王志强;尹梦垒;范凌杰;尹梦媛;蒲雨彤;屈冲;宋艳玲;秦贤文;杨航;毛彦嵋;王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E04G21/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张小晓;罗盼晴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楼板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包括楼板主体和工字槽钢,楼板主体的端部嵌入工字槽钢的槽中,楼板主体的一端还设置有扩展件插槽,扩展件插槽内插接有记录仪;它还包括一与扩展件插槽相适应的封口连接钢件,记录仪包括中央控制器以及和中央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的电池、无线传输模块、存储器和电磁开关,记录仪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有一云服务器和一智能手持终端,云服务器内置有楼板主体所在住宅的BIM模型,记录仪实时记录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如制作时间、重量参数、组装负责人、地点和温湿度等,云服务器对上述信息与BIM模型进行归档,方便设计方和业主实时了解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信息透明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结构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建筑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与传统的建筑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结构能够减少建筑垃圾,更符合绿色施工的节能、节材、节水、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要求;其构件能够工厂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效。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主要受预制构件连接节点传力可靠性的影响,柱柱连接、梁板柱连接和梁梁连接节点部位受力非常复杂,在地震作用下尤为突出。同时,装配式构件的连接方式也影响到结构传递和工程安装施工。
目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梁和柱一般需单独预制,楼板主要采用预制楼板、现场浇筑或叠合板的形式。现场施工时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进行梁和柱的拼装,梁柱拼装完成后安装楼板。采用该形式的装配式结构现存在以下缺点: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速度慢,且模板用量大,易造成环境污染;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楼板整体性能较差;叠合板虽然整体性能优于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楼板,但仍存在现场湿作业,影响施工效率;结构节点较多,现场施工复杂,且节点区现场焊接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而且,目前国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与生产加工在大多情况下是脱节的。大部分预制构件加工厂仍然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预制构件生产根据设计院图纸生成构件加工图纸,进行手工翻样,制作生产楼板,然后运至现场组装,组装过程由现场工人来掌握,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设计阶段形成的信息没有完整有效地传递到生产施工阶段,数据重用率非常低,费时费力,而且深化加工人员的经验严重影响加工效率以及加工出错率;并且设计者对于生产和装配过程并不掌握,业主也只是偶尔去现场视察,也只能通过现场工人了解生产和装配的具体状况,所以对业主和设计者而言存在着生产和装配了解状况的盲区。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的装配式建筑楼板,并提供一种采用该楼板施工且透明度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结构简单的装配式建筑楼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包括楼板主体和工字槽钢,所述楼板主体的端部嵌入所述工字槽钢的槽中,所述楼板主体的一端还设置有扩展件插槽,所述扩展件插槽内插接有记录仪;它还包括一与所述扩展件插槽相适应的封口连接钢件。
所述工字槽钢的下端比上端长。
所述工字槽钢的下端长度至少为上端长度的两倍。
所述工字槽钢的上端设置有螺纹连接所述楼板主体的第一螺栓,下端设置有螺纹连接所述楼板主体的第二螺栓。
所述记录仪包括中央控制器以及和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的电池、无线传输模块、存储器和电磁开关,所述记录仪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有一云服务器和一智能手持终端,所述云服务器内置有所述楼板主体所在住宅的BIM模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配式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工厂内制作好楼板主体、工字槽钢和封口连接钢件,将所述记录仪插入所述扩展件插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7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材、制备方法及复合软管
- 下一篇:地热开采用隔热保温管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