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材、制备方法及复合软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2698.2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徐运龙;王明生;容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瑞高包装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8;B32B27/32;B29D7/01;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复合 软管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片材、制备方法及复合软管,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该片材包括依次层叠的外层、第一粘膜层、阻隔层、第二粘膜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聚乙烯消光膜;所述第一粘膜层和所述第二粘膜层为添加有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低密度聚乙烯膜;所述阻隔层为添加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聚乙烯膜;所述内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该片材片材通过采用改善片材手感的原料,从而使片材整体手感柔软;另外,该片材的各层原料组分具有较低的挤出复合温度的同时,保持片材各层之间的焊缝焊接牢固。因此,通过上述方式,该片材可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柔软手感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片材、制备方法及复合软管。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复合软管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复合软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优良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严。人们对复合软管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美观的印刷效果,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可靠的包装质量等,陈旧的复合软管的性能标准在面对日新月异的客户需求逐渐捉襟见肘。
随着软管包装行业要求的提高,原有的吹膜PE在透明度、厚度均匀度和柔软度上无法满足客户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制备方法及复合软管,该片材可以可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柔软手感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片材,包括依次层叠的外层、第一粘膜层、阻隔层、第二粘膜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为聚乙烯消光膜;所述第一粘膜层和所述第二粘膜层为添加有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低密度聚乙烯膜;所述阻隔层为添加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聚乙烯膜;所述内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膜。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片材的外层为一层聚乙烯消光膜,其中聚乙烯消光膜的特性是表面光泽度很低,具有良好的哑光效果,视感舒适,且表面由于光滑平整有良好的反射光线的能力,因此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泽性;并且,该片材每层主要材料均采用改善片材手感的原料,从而使片材整体手感更柔软。另外,该片材在制备过程中,具有较低的挤出复合温度,同时保持片材各层之间的焊缝焊接牢固。因此,通过上述方式,该片材可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实现柔软手感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所述第一粘膜层、所述阻隔层、所述第二粘膜层和所述内层的材料包括聚丙烯或聚丙烯与聚乙烯的共混物。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片材各层的原料均为聚丙烯或聚丙烯与聚乙烯的共混物。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所述第一粘膜层、所述阻隔层、所述第二粘膜层和所述内层的材料包括含有熔融指数为0.5~2.0的聚乙烯原料。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采用0.5~2.0的聚乙烯原料制作的片材,可以方便地将片材进行拉管成型,从而形成圆管状薄壁产品用于化妆品、牙膏等产品的灌装。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的聚乙烯消光膜添加有塑料助剂,以使所述外层形成均匀的粗化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聚乙烯消光膜为采用以聚乙烯为基体材料,加入消光的塑料助剂,可使膜片表面形成均匀的粗化面,分散性好,并降低聚乙烯消光膜内部晶点的产生,从而使聚乙烯消光膜具有良好的观感。
进一步地,所述片材各层厚度比例:所述外层为15~25%、第一粘膜层为10~20%、所述阻隔层为10-30%、第二粘膜层为10~20%、所述内层为15~35%,各层比例之和为100%。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片材各层的厚度比例设置成上述范围,一方面,可以使该片材不影响其作为包装材料使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进一步地,所述片材的厚度在0.20mm~0.35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瑞高包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瑞高包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