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及制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2181.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程爱国;程龙媛;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爱国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P43/00;A61K33/34;A61K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徐荣荣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婴儿 外敷 制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取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附子10‑40份,党参10‑20份,白术9‑15份,干姜6‑12份,狗骨8‑22份,苍术5‑9份,黄柏6‑9份,赤铜屑5‑9份,白藓皮2‑7份,藁本3‑6份,甘草10‑20份。本发明提供的贴剂配伍科学且成本低廉,无经济负担,本发明从物理学原理及中医学原理两方面共同治疗婴儿脐疝,疗效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及制法。
背景技术
脐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腹腔内容物经疝环向外突出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婴儿发生率为5%-10%。脐疝的发病原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腹壁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通常单纯疝不用手术纠正,通过物理加压的方式进行压迫,防止其复发。
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大于三个月的婴儿开始翻身活动,脐疝带往往固定不牢固而失去压迫的作用。但由于婴儿呼吸为腹式呼吸,同时胃处于水平位,包扎过紧则又会影响呼吸并引起呕吐。且脐疝带为物理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脐部腹壁组织不够坚强的病理问题,因此半年内复发率较高。如何改善局部“组织松弛”,促进脐环尽快闭锁,是脐疝治疗的技术核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该贴剂采用常见的中药材,配伍科学且成本低廉,无经济负担,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该外敷贴剂的方法。本发明从物理学原理及中医学原理两方面共同治疗婴儿脐疝,疗效显著。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取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附子10-40份,党参10-20份,白术9-15份,干姜6-12份,狗骨8-22份,苍术5-9份,黄柏6-9份,赤铜屑5-9份,白藓皮2-7份,藁本3-6份,甘草10-20份。
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取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附子15-30份,党参14-18份,白术10-14份,干姜8-11份,狗骨11-18份,苍术6-8份,黄柏5-8份,赤铜屑4-7份,白藓皮3-6份,藁本4-5份,甘草12-16份。
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取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附子25份,党参17份,白术13份,干姜10份,狗骨16份,苍术7份,黄柏7份,赤铜屑6份,白藓皮5份,藁本4.5份,甘草15份。
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赤铜屑置于容器中,大火煅至红透,取出,放入黄酒中浸泡,待冷却后,继续煅烧至外表脆裂,取出干燥、放凉、研成细粉,备用;
(2)将白术、黄柏和藁本置于锅内,在其表面淋醋,用文火不断翻炒,炒至表面泛黄,取出研成细粉备用;
(3)将干姜放入砂锅中,文火炒制表面焦黄,取出放凉,与狗骨一同研磨成细粉,然后加黄酒,拌匀,置于蒸锅中,大火蒸制,得膏状固体;
(4)将附子、党参、苍术、白藓皮和甘草放入透析袋内,加水浸泡,然后武火煎开5-10分钟,转文火,继续煎煮60-90分钟,趁热过滤药液;余渣加水继续文火煎煮25-35分钟,混合两次所得药液;将药液浓缩制得稠膏;
(5)将步骤(1)和(2)所得细粉、以及步骤(3)所得膏状固体加入到步骤(4)所得稠膏中,搅拌均匀,按照贴剂的制作工艺制成外敷贴剂。
上述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的制备步骤,所述步骤(3)黄酒的量为干姜和狗骨总重量的5-8倍。
上述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的制备步骤,所述步骤(3)黄酒的量为干姜和狗骨总重量的7倍。
上述治疗婴儿脐疝的外敷贴剂的制备步骤,所述步骤(3)大火蒸制10-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爱国,未经程爱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