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板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及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1874.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谭英辉;闫雁军;谭震川;宋自杰;胡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3/04;E04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梁板后浇带 临时 支撑 体系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板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包括后浇带和位于后浇带两侧的梁体,所述梁体的下方均支撑有数个由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搭接而成的格构柱,所述格构柱沿梁体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格构柱包括位于四角的承插型盘扣立杆、连接相邻承插型盘扣立杆的第一水平拉杆、第二水平拉杆及斜杆,所述承插型盘扣立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顶托和底托。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钢筋混凝土梁板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的应用方法,包括3个步骤。本发明利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搭接的格构柱作为临时支撑体系,可利用项目使用的周转材料,无需另行制作,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值得推广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中的临时支撑体系及应用方法,尤其是指,钢筋混凝土梁板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及应用方法,属于工程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会将原本连续的结构切割开,使部分梁板结构变为悬臂状态,受力工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为保证钢筋混凝土梁板受力,通常会在后浇带处加设临时支撑体系。
传统的后浇带临时支撑共有以下几种方法:1、后浇带处支撑与其余区域支撑为一个整体体系,整体拆除全部支撑后按照模板支撑方案支设后浇带处支撑架体。2、后浇带处支撑体系与整体支撑体系分离,形成独立支撑体系,拆模时后浇带处支撑体系予以保留。3、在后浇带旁的粱下浇筑钢筋混凝土小柱做临时支撑。4、后浇带处两侧相应位置设置型钢格构柱。第一种方法会导致现场材料大量混乱堆放,占用场地,二次回顶材料用量大、成本高,且二次回顶易导致主体结构开裂,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第二种方法需占用大量的周转材料和劳动力,导致成本增高,且因支撑未拆除不利于周边的交通组织。第三种方法不但需要浇筑混凝土柱,用时、用料、用工均较多,而且使用完之后的拆除过程比较复杂,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第四种方法虽然解决了前几种方法的诸多不利,但是型钢格构柱的成本较高,且其重量较大导致运输、安放以及拆除的过程均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板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结构简单且易于施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板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包括后浇带和位于后浇带两侧的梁体,
所述梁体的下方均支撑有数个由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搭接而成的格构柱,所述格构柱沿梁体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格构柱包括位于四角的承插型盘扣立杆、分别沿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斜向连接相邻承插型盘扣立杆的第一水平拉杆、第二水平拉杆及斜杆,所述承插型盘扣立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顶托和底托。
进一步,所述第一水平拉杆的长度为600mm,所述第二水平拉杆的宽度为300mm,所述斜杆的长度为100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述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施工图纸,在后浇带两侧的梁体下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支撑数个由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搭接而成的格构柱,
S2、待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对整体模板支撑体系进行拆除,留下格构柱,
S3、在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待后浇带混凝土梁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格构柱。
进一步,在步骤S1至S3中,所述格构柱包括位于四角的承插型盘扣立杆、分别沿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斜向连接相邻承插型盘扣立杆的第一水平拉杆、第二水平拉杆及斜杆,所述承插型盘扣立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顶托和底托。
进一步,所述第一水平拉杆的长度为600mm,所述第二水平拉杆的宽度为300mm,所述斜杆的长度为1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1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层建筑混凝土输送泵管的清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芩苷脂质体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