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组用覆盖电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1463.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0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由纪子;白井枢觉;村上義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32 | 分类号: | H02K3/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今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组 覆盖 电线 | ||
提供具备通过在树脂中包含最适的气孔而抑制由部分放电引起的侵蚀的绝缘覆膜的绕组用覆盖电线。一种绕组用覆盖电线,包括导体和覆盖于导体的周围的绝缘覆膜,其中,绝缘覆膜将具有利用特定的测定方法求出的气孔径以上的平均径的气孔包含一定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马达的线圈(绕组)等的绕组用覆盖电线。
背景技术
在以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的驱动用马达为首,搭载于车辆的大量的马达中,为了实现其小型化和高输出化的技术开发每日都在进行。作为满足双方的目的的对策之一,可以举出提高定子芯在槽内的绕组的占空系数。另外,为了提高磁场,要求在该绕组中流过的电流也设为大电流。
如上所述,通过在高占空系数的绕组中流过大电流,能够利用小型化的电动机实现输出的提高/高效化,但另一方面,铜损、涡流损、铁损等也变大。由于这样的损耗发生的热成为使绝缘覆膜劣化的原因。
为了防止由于热引起的绝缘覆膜的劣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用于电动机的绕组,其特征在于,具备:铜99.96重量%以上、氧0.005重量%以下的无氧铜的导体;以及覆盖该导体且包含无机填充物的有机系树脂的绝缘体层。
除了如所述的由热引起的绝缘覆膜的劣化以外,由于流过大电流,可能产生部分放电的问题。在流过电流时,在绕组之间、绕组与芯之间等产生电位差。在有该电位差的部位,绝缘性不充分的情况下,例如在绝缘覆膜薄,或者绝缘距离不充分的情况下,易于发生部分放电。该部分放电侵蚀绕组表面的绝缘覆膜,引起绝缘性的降低,在最坏的情况下引起绝缘破坏。
为了抑制部分放电的发生,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用绝缘覆膜覆盖导体的外周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该绝缘覆膜由含有热可塑性树脂的热硬化性树脂组成物的硬化物形成,该绝缘覆膜具有平均径为1μm以下的微细的气孔。
进而,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绝缘覆盖导线,其特征在于,具备:导线;以及覆盖导线表面而设置且包含孔隙的多孔质树脂覆膜,最大孔隙径小于与表示作为施加到孔隙的电压的孔隙电压与孔隙径的关系的孔隙电压特性线和巴申曲线交叉的点对应的临界孔隙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86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3838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138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难以如专利文献2那样在树脂中实现平均径为1μm以下的微细的气孔(还称为“气泡”、“空孔”、“孔隙”)。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利用巴申曲线求出最大孔隙径,但该巴申曲线是通过实测求出大气中的金属的电极之间的距离和放电引起的电压的关系的曲线,在该巴申曲线制作时使用的环境和作为实际的实施方式的在树脂中存在的气孔的环境、例如气孔的大小和放电引起的电压的关系、树脂的破坏模式、电压/电场分布等不同。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通过在树脂中包含最适的气孔而抑制由部分放电引起的侵蚀的绝缘覆膜的绕组用覆盖电线。
本发明人研究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各种手段的结果,发现在包括导体和覆盖于导体的周围的绝缘覆膜的绕组用覆盖电线中,通过在绝缘覆膜中将具有利用特定的测定方法求出的气孔径以上的平均径的气孔包含一定体积,能够抑制由部分放电引起的侵蚀,提高绕组用覆盖电线的绝缘寿命,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要旨如以下所述。
(1)一种绕组用覆盖电线,包括导体和覆盖于导体的周围的绝缘覆膜,其中,
绝缘覆膜包含气孔以及绝缘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1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水泵内壁降阻方法
- 下一篇:凸轮轴跟随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