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数据通信控制的车辆应急电源切换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51354.X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海格栅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0/61 | 分类号: | B60L50/61;B60K6/24;B60K6/26;B60K6/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数据 通信 控制 车辆 应急 电源 切换 装置 | ||
一种基于无线数据通信控制的车辆应急电源切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燃气腔,所述燃气腔右端设有啮合腔,所述啮合腔中可转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前端设有牵引线,所述第一转轴前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啮合腔左端设有第一弹簧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节约燃气能源,将热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储存,以便于车辆发动机出现故障时,能够切换至使用应急电源提供动能,并将燃气、水蒸气提供动能的传动切断,以提高电机的使用效率,同时在车辆较低转速时,也可以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源,从而达到应急电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无线数据通信控制的车辆应急电源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发动机通常以燃气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一旦其动力源发生故障,往往车辆就失去了行动能力,需要其它车辆进行拖运,才能运到指定位置进行修理,并且燃气燃烧后的气体大部分是经过处理之后直接排放,这就造成了燃气部分能源的浪费,在油电混合的发动机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油电切换提供动能时,很难保证电机的使用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数据通信控制的车辆应急电源切换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无线数据通信控制的车辆应急电源切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燃气腔,所述燃气腔右端设有啮合腔,所述啮合腔中可转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前端设有牵引线,所述第一转轴前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啮合腔左端设有第一弹簧腔,所述第一弹簧腔上端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端固定连接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挡板可延伸至所述燃气腔中,所述点燃腔左上端固定设有点火装置,所述燃气腔右下端设有点燃腔,所述点燃腔中可转动设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定设有燃气扇叶轴套,所述燃气扇叶轴套上固定设有燃气扇叶,所述点燃腔左右两端壁固定设有过滤网,燃气通过所述燃气腔进入至所述点燃腔中,在所述点火装置的作用下点火,产生的风暴带动所述燃气扇叶转动,从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挡板向下运动,从而可以将燃气阻断;
所述点燃腔下端设有第一阻断腔,所述第一阻断腔中设有燃气动力源隔断机构,所述燃气动力源隔断机构可以将燃气作为动力源的传动进行隔断,所述第一阻断腔右端设有切换腔,所述切换腔中设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可以切换至电能作为动力源,所述切换腔右端设有第二阻断腔,所述第二阻断腔中设有水蒸气动力源隔断机构,所述水蒸气动力源隔断机构可以将水蒸气作为动力源的传动进行隔断,所述第二阻断腔上端设有蒸气腔,所述蒸气腔中设有转化机构,所述转化机构可以将水蒸气带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动力源隔断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阻断腔中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左端啮合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端固定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中设有第一伸缩腔,所述第一传动轴延伸至所述第一伸缩腔中,所述第一传动轴下端固定连接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阻断腔左端设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中可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上端设有第二弹簧腔,所述第二弹簧腔上端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端固定连接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下端固定连接设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与所述第二锥齿轮贴合,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牵引线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海格栅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海格栅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1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