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兴趣点及导航数据的手机信令数据出行方式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1223.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1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熊宸;蔡铭;钟舒琦;卓俊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68 | 分类号: | G08G1/096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兴趣 导航 数据 手机 出行 方式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兴趣点及导航数据的手机信令数据出行方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对兴趣点分析,在一定路程距离范围内,用最少的兴趣点数量代表基站小区的所有兴趣点;
S2:获取高德地图导航数据,将出行方式分为驾车、公交、骑行和步行四种;
S3:引入一个出行方式识别的得分函数S,通过路径匹配度和时间匹配度二则综合计算获得,并根据移动点的数量和最大移动点的数量给两个影响因子赋予权值;
S4:计算各出行方式及线路的综合得分S,选取得分最高的出行方式及相应的出行线路作为该次出行的出行方式及出行线路;
所述步骤S1中,筛选研究区域内的所有基站,根据泰森多边形算法划分所有基站,得到矩形的voronoi图,最后基于研究区域的外轮廓对矩形voronoi图进行裁剪,获得研究区域的基站小区图;
所述步骤S1中,将筛选过后的研究区域内的所有道路,进行网络拓扑,其中路段的阻抗为路段长度,单行道的逆行方向的路段阻抗为一个极大值;
所述步骤S1中,对兴趣点进行遍历,每一次遍历都将在路程距离阈值Max_disdance内覆盖最多兴趣点的兴趣点加入结果兴趣点集合中,直至所有兴趣点被覆盖;
所述步骤S2中,高德地图数据支持批量请求,且本研究将夜间22点至早上6点设为非公交运营时间,即在该时段内的出行方式识别中不考虑公交出行;
所述步骤S3中,得分函数S公式如下:
S=WrMr+WtMt
式中,Wr和Wt分别为路径匹配度权重与时间匹配度权重,Mr和Mt分别为路径匹配度与时间匹配度;
所述步骤S3中,路径匹配度权重Wr和时间匹配度权重Wt的计算如下:
1)、当手机信令出行时间无效且移动点数量大于0时,路径匹配度权重Wr为100%,时间匹配度权重Wt为0%;
2)、当手机信令出行时间有效且移动点数量等于0时,路径匹配度权重Wr为0%,时间匹配度权重Wt为100%;
3)、当手机信令出行时间无效且移动点数量等于0时,路径匹配度权重Wr和时间匹配度权重Wt均为0%;
4)、当手机信令出行时间有效但移动点数量大于0时,路径匹配度权重Wr与时间匹配度权重Wt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p为路径匹配度的有限权重,Wp的取值范围为[0.5,1),n为移动点数量,N为最大移动点数量;
所述步骤S3中,路径匹配度Mr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f为基站小区内有导航轨迹点的移动点数量,nh为基站小区内无导航轨迹点但与该基站小区直接相邻的基站小区内有导航轨迹点的移动点数量,kh为导航轨迹点落在直接相邻的基站小区内的折损系数,n为该次出行的移动点数量;
时间匹配度Mr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t为导航数据的属性时间,T为手机信令数据的出行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兴趣点及导航数据的手机信令数据出行方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若某次出行是短距离的或者短时间的,则判定为无效出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兴趣点及导航数据的手机信令数据出行方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若某次出行方式的判断中出现以下情况,则认为该次出行的方式无法判断:
1)、根据有效出行的定义属于无效出行的出行;
2)、根据权重计算原则,旅行时间无效且移动点数量等于0的出行;
3)、综合对比中得分最高的出行方式及路线的得分为0的出行;
4)综合对比中得分最高的出行方式及路线有多个且出行方式不相同的出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12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功率三相逆变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圆形结构的水冷板式换热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