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搅拌摩擦焊面激光法向安装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9618.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柴鹏;申立勇;孙笑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众视精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搅拌 摩擦 激光 安装 调节 装置 | ||
1.一种机器人搅拌摩擦焊面激光法向安装调节装置,其设置于焊接装置的主轴(1)上,其特征在于:其一共有三个,分别等间距布置在主轴(1)的外周上;其包括转动支撑组件(2)、激光测距装置(3)和限位组件(4);转动支撑组件(2)包括外筒(20)、轴套(21)、关节轴承(22)、卡簧(23)和挡簧(24);外筒(20)固定于主轴(1)上,外筒(20)的内孔为阶梯孔,阶梯孔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轴套(21)设置于外筒(20)内,轴套(21)的轴线与阶梯孔的轴线重合,轴套(21)对应阶梯孔下端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挡沿(210);关节轴承(22)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呈球形且中部开设有孔,外圈开设有供内圈回转的球窝;关节轴承(22)的外圈设置于外筒(20)内,其外圈外径与阶梯孔下端内径适配;在外筒(20)阶梯孔的下端内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嵌入槽(200),卡簧(23)装嵌于嵌入槽(200)中,关节轴承(22)的外圈限制于卡簧(23)和阶梯孔上端之间;关节轴承(22)的内圈套在轴套(21)上,轴套(21)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30),挡簧(24)嵌装于卡槽(30)中,关节轴承(22)的内圈限制于挡沿(210)和挡簧(24)之间;激光测距装置(3)为激光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上端固定于轴套(21)内部;限位组件(4)设置于主轴(1)上,用于限制激光测距传感器下端向主轴(1)轴线的偏转角度;转动支撑组件(2)包括限位螺母(25),在轴套(21)上背离挡沿(21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限位螺母(25)与轴套(21)螺纹连接且端面抵接于挡簧(24)上;转动支撑组件(2)还包括定位螺钉(26),轴套(21)侧壁上开设有配合定位螺钉(26)的螺纹通孔;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上端位于轴套(21)内部,定位螺钉(26)的端部抵接于激光测距传感器外壁上;限位组件(4)包括固定块(40)和顶丝(41);固定块(40)固接于主轴(1)上且对应于外筒(20)的下方;固定块(40)上开设有条形孔(400),条形孔(400)的长轴轴线与主轴(1)的轴线垂直相交;顶丝(41)有两个,分别螺纹连接于固定块(40)上对应条形孔(400)长轴方向的两端;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杆部位于条形孔(400)中且夹持于两个顶丝(41)的端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焊面激光法向安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器人搅拌摩擦焊面激光法向安装调节装置还包括减震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焊面激光法向安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组件(5)包括延伸板(50)和减震螺钉(51);延伸板(50)一端固接于固定块(40)上,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减震螺钉(51)螺纹连接于延伸板(50)上,减震螺钉(51)的端部抵接于主轴(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焊面激光法向安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组件(5)还包括套接于减震螺钉(51)小端上的橡胶垫(52),橡胶垫(52)抵接于主轴(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焊面激光法向安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延伸板(50)和固定块(40)一体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众视精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北京众视精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96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旋喷注射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