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9209.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秦可畏;关晓芳;向波;冯赢;吴晨晨;黄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新苏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沥青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再生沥青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废旧沥青混凝土5‑7份、新料10‑15份、改性沥青0.2‑0.4份、减隙材料0.1‑0.2份、纤维材料0.1‑0.2份、再生剂0.05‑0.1份;其制备工艺为:S01、将废旧沥青混凝土块进行粉碎、过筛,最终运输至指定位置;S02、将相应重量份的新料、废旧沥青混凝土和再生剂在搅拌桶内进行搅拌混匀,得到第一混料;S03、向第一混料内加入减隙材料、纤维材料进行烘干搅拌,得到干燥的第二混料;S04、改性沥青加热至150‑180℃,并加入至第二混料内进行搅拌,最终得到再生沥青混凝土。本发明的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减轻沥青混凝土被压踏后出现老化、碎裂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凝土再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一般被人们称为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现有公开号为CN105330224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由下述质量份数的成分制备而成的:废旧沥青料10-15份、矿料100-120份、环氧树脂0.5-3.0份、水泥10-30份、硫化钠0.5-2份、活性炭0.5-10份、磁铁矿0.5-5份和偶联剂0.02-0.1份;本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性能优越、原料无毒无害。
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被大量高重量的货车压踏,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在长期的压踏过程中老化、碎裂,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洼不堪,影响后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其具有减轻沥青混凝土被压踏后出现老化、碎裂的现象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其具有拌料均匀、制作性能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土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所述再生沥青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废旧沥青混凝土5-7份、新料10-15份、改性沥青0.2-0.4份、减隙材料0.1-0.2份、纤维材料0.1-0.2份、再生剂0.05-0.1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旧沥青混凝土是将旧的、破碎、老化的沥青路面经过翻倒挖出、回收运输、破碎筛分后得到的,在废旧沥青混凝土由于老化较为严重需要向内添加再生剂,使得废旧沥青混凝土具有与新料的相容性;把废旧沥青混凝土重新进行回收利用,可对废旧材料进行利用,节约了资源,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减隙材料可减少沥青混凝土之间的间隙,使得沥青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性更好,使得再生沥青混凝土的耐磨性更佳;同时纤维材料能够把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密度提高,从而提高了再生沥青混凝土整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再生沥青混凝土的耐磨性,从而减轻沥青混凝土被压踏后出现老化、碎裂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沥青为丁苯橡胶改性沥青、再生橡胶改性沥青、天然橡胶改性沥青上述三种材料的其中之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生橡胶改性沥青是一种把废旧轮胎制成的胶粉,能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降低噪声、减轻震动、提高热稳定性和热开裂性、提高抗结冰性;
丁苯橡胶改性沥青是丁苯橡胶与沥青的混合物,在沥青中掺入2-3%的丁苯橡胶,能使混合物在零下三十摄氏度时仍有弹性变形现象;且在零摄氏度时仍有很大强度;
天然橡胶改性沥青由混溶性较好的天然橡胶与石油沥青制成的混合物,这种改性沥青在较高温度时热稳定性好,变形很小;低温时仍有一定弹性和塑性,可以避免一般石油沥青在低温下容易产生的脆性和易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新苏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新苏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9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