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柔性检测技术用于物资抽检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7740.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沈维捷;陈新圣;吕振辉;卢晶;陈之浩;袁志文;张益波;肖锋;徐旻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柔性 检测 技术 用于 物资 抽检 方法 | ||
一种基于柔性检测技术用于物资抽检的方法,属检测领域。其将柔性检测技术运用到抽检系统中,检测设备录入待检各功能单元进行模块化,用这些模块化的、可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单元构建测试系统,使系统能够按照抽检测试任务与要求,快速构建出满足抽检测试要求的自动测试系统,完成物资抽检测试任务;测试任务改变时,能够根据新的测试要求快速地重新组建出可完成新的测试任务的自动测试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物资抽检环节中检测应用的各项目标。可广泛用于电力物资的仓储管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仓储物资质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物资是电力工程建设和电能输送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到主变压器,小到线路连接金具,都在电网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电网设备质量出现问题,将引起非计划停运甚至大面积停电,不仅会造成电网企业自身的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造成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因此电网物资质量越来越成为关乎电网工程质量链条的最重要环节。
在监造和抽检实践中,发现由于监造或抽检对象的特殊性,或者现行抽检取样送检的监督跟踪机制不完善,流程不严密,出现监督的盲区和难点。
现有人工检测的工作模式,总体效率低下,检测能力不能满足数量众多的故障指示器检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检测技术用于物资抽检的方法。其运用柔性检测新技术应用于物资抽检的能力,使检测应用能力存在一定扩展性,能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进行升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用户需求。其所构建的自动测试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物资抽检手段存在的流程复杂、灵活性差、扩展性差、升级困难等问题现状,很好地满足物资抽检环节中检测应用的各项目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检测技术用于物资抽检的方法,其特征是:
1)检测对象到货入库后,根据物联网线上收取的到货信息及检测方案,线上获取抽检任务,自动建立检测任务组合检测模块;
2)扫描被检设备的二维码,再扫描托盘二维码,自动识别试品,封样样品送至待检区自动运输试品到工位进行测试;
3)控制系统收到命令后,进行自动化检测作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有限的试验仪器、工位柔性化地适应品种规格不同的被试品和不同组合的检测项目;
4)检测完成后,根据模块信息进行物料信息自动匹配,在数据支撑系统进行数据自动采集、存储、分析、查询和报告自动生成;
所述的基于柔性检测技术用于物资抽检的方法,将柔性检测技术运用到抽检系统中,检测设备录入待检各功能单元进行模块化,用这些模块化的、可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单元构建测试系统,使系统能够按照抽检测试任务与要求,快速构建出满足抽检测试要求的自动测试系统,完成物资抽检测试任务;测试任务改变时,能够根据新的测试要求快速地重新组建出可完成新的测试任务的自动测试系统。
具体的,在所述基于柔性检测技术用于物资抽检的方法中,电力物资到达检测平台后按照系统模块自动检测各模拟数据环境,数据直观体现检测项目情况,对于未通过检测测试的实行模拟数据二次核检。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基于柔性检测技术用于物资抽检的方法中,物资设备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扫描录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随即对每台物资设备进行了身份编码与档案建立,物资设备的所有检测信息自动存储至设备数据档案内并自动备份。
其所述的检测信息至少包括如检测项目、检测数据结果、检测日期以及检测人员。
所述的基于柔性检测技术用于物资抽检的方法,能够根据物资抽检任务需求及测试环境的变化,快速改变系统的组织模式、硬件与软件结构,以迅速调节测试功能来适应新任务和新环境的自动测试应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久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