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技术的结构监测数据三维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46902.X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7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健;李波;刘龑;张立志;章世祥;汪永兰;陈果;韩福洲;王文剑;杨水旺;金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904 | 分类号: | G06F16/904;G06F16/909;G06T17/05;G06Q50/08;G16Y10/30;G16Y40/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技术 结构 监测 数据 三维 可视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结构监测数据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待监测结构物的BIM三维模型;
步骤2,获取结构物监测传感器信息;
步骤3,选取结构特征点位置,并对特征点进行编号;
步骤4,根据结构特征点位置将待监测结构物模型网格化;
步骤5,根据所述结构物监测传感器信息,计算特征点的模拟监测信息;
步骤6,根据特征点模拟监测信息进行特征点色彩数值赋值;
步骤7,根据特征点颜色数值信息及位置信息计算其所在网格面单元色彩数值分布结果;
步骤8,根据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重复步骤5到7,实现结构监测色彩云图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结构监测数据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结构物监测传感器信息包括:结构物监测传感器布置位置信息、结构物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的待监测结构物监测数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采集的待监测结构物监测数据信息理论计算得到的模拟监测指标结果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结构监测数据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选取结构特征点位置,具体包括:
选取所有结构物监测传感器所在位置作为结构特征点位置;
选取所有结构几何特征变化的角点位置作为结构特征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结构监测数据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根据结构特征点位置将待监测结构物模型网格化,具体为:由相邻特征点连接为一个网格面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结构监测数据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根据所述结构物监测传感器信息,计算特征点的模拟监测信息,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5-1,将相邻结构物监测传感器连接形成区域A,每一个监测传感器作为区域A的一个角点;
步骤5-2,获取区域A范围内的特征点序号及其坐标点位置;
步骤5-3,根据所述区域A每个角点处结构物监测传感器的位置信息以及步骤5-2获得的特征点的位置信息,计算区域A范围内所有特征点的形函数数值,所用公式为:
RM1=RM1-C1+RM1-C2+...+RM1-CN
式中,相邻结构物监测传感器C1~CN连接形成区域A,M1为区域A内的一个特征点,RM1为M1对应的形函数数值,RM1-C1~RM1-CN分别为结构物监测传感器C1~CN相对于特征点M1的权重系数,该权重系数与各个结构物监测传感器至特征点的距离呈负相关;
步骤5-4,基于每个特征点M1对应的形函数数值,求取该特征点M1对应的模拟监测信息,包括模拟监测数据VM1及模拟监测指标结果SM1:
VM1=VC1RM1-C1+VC2RM1-C2+...+VCNRM1-CN
SM1=SC1RM1-C1+SC2RM1-C2+...+SCNRM1-CN
式中,VC1~VCN分别为结构物监测传感器C1~CN实际采集的待监测结构物监测数据,SC1~SCN分别为VC1~VCN对应的模拟监测指标计算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9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