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聚合物和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6795.0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丹羽康仁;井上直;安永智和;植村真;山田英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110/06 | 分类号: | C08F110/06;C08F4/646;C08L23/12;C08K5/098;C08K5/134;C08K5/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聚合物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所涉及的烯烃聚合物包含来自丙烯的单体单元,且满足全部下述要件(1)~(3)。(1)0.5≤MFR≤7,其中,MFR是以230℃和21.18N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单位为g/10分钟。(2)5.0≤Aw/An≤10.0,其中,Aw和An分别为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重均分子链长和数均分子链长。(3)SR≥0.1·log(MFR)+1.26,其中,当将上述MFR的测定中的模孔的直径设为Dh、将从模孔挤出的烯烃聚合物的截面的直径设为Dp时,SR定义如下。SR=Dp/Dh。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物和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以烯烃聚合物为主成分的膜拉伸而制造微多孔膜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4/0653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以往的以烯烃聚合物为主成分的膜中,有时拉伸后的空孔率、拉伸的均匀性和拉伸后的加热收缩率等拉伸特性并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伸特性优异的烯烃聚合物和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包含来自丙烯的单体单元,全部满足下述要件(1)~(3)。
(1)0.5≤MFR≤7
MFR是以230℃和21.18N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单位为g/10分钟。
(2)5.0≤Aw/An≤10.0
Aw和An分别为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重均分子链长和数均分子链长。
(3)SR≥0.1·log(MFR)+1.26
将上述MFR的测定中的模孔的直径设为Dh、将从模孔挤出的烯烃聚合物的截面的直径设为Dp时,SR定义如下。
SR=Dp/Dh
这里,烯烃聚合物可以进一步满足要件(4)。
(4)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为93%以上。
另外,烯烃聚合物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的、160~180℃的温度范围内的吸热量可以为55J/g以上、且100℃~180℃的温度范围内的熔融吸热曲线的半峰宽可以为8℃以下。
本发明的膜包含上述的烯烃聚合物。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在预聚合催化剂成分(PI)的存在下将包含丙烯的烯烃聚合。
预聚合催化剂成分(PI)是在预聚合用催化剂(I)的存在下将包含丙烯的烯烃聚合而得到的。
预聚合用催化剂(I)是使成分(A1)、成分(A2)、成分(B)和成分(C)接触而得到的。
成分(A1):式(11)表示的电子供体化合物
R1R2Si(OR3)(OR4) (11)
式(11)中,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1~20的芳烷基。
成分(A2):式(12)表示的电子供体化合物
Si(OR5)(OR6)(OR7)(OR8) (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射器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喷墨打印机及油墨供给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