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5910.2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1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安;马立东;王乙同;王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信安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C12Q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器官 培养 模型 及其 应用 | ||
1.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三维肝细胞球与单层内皮细胞非接触共培养,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肝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别进行常规细胞培养;
将肝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别消化,制备成细胞悬液,备用;
将肝细胞悬液接种到凹槽装置中,置于37℃、5%的CO2培养箱内培养12h-24h,以形成三维肝细胞球;
将内皮细胞悬液接种到孔径为0.4-8μm的多孔膜上,置于37℃、5%的CO2培养箱内培养1h-6h,以形成单层内皮细胞,之后弃去未贴壁的内皮细胞;
将多孔膜组装到凹槽装置上,形成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
将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的培养基加入到多孔膜上,置于37℃、5%的CO2培养箱内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肝细胞和内皮细胞为永生化细胞系、原代细胞、衍生自多能性干细胞或包含这些细胞中的至少任一种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肝细胞和内皮细胞来源为人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0.4-8μm的多孔膜材质为高分子聚合物、PET或PC膜中的至少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由水凝胶或高分子有机硅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肝细胞球为细胞聚集自组装形成无载体支架的细胞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肝细胞球直径为20-5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的构建方法制成的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在药物毒性筛选评估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点在于,将药物刺激后的所述仿生肝类器官培养模型培养进行拆分后,对三维肝细胞球和内皮细胞分别进行毒性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信安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信安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59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