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水平井线缆磨损的油管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5833.0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4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弘韬;孙忠国;张松旸;孙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隆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00 | 分类号: | E05B17/00;E21B17/02;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孙玲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兴***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水平 线缆 磨损 油管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水平井线缆磨损的油管,在油管管身的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的油管接箍和外螺纹的油管扣,在管身的外壁设置凸出弧体,并与管身轴向一致,凸出弧体向内设有纵向沟槽,纵向沟槽截面为U型槽,沿凸出弧体与管身轴向延伸,用于将线缆收容在其中。该油管将电缆或液控管线安置在线缆沟槽内,避免了与套管发生碰撞、碾压、缠绕及断裂情况发生,且能够顺利通过水平井的造斜段、水平段,有效地保护电缆或液控管线不受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解决水平井线缆磨损的油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井井下自带线缆沟槽,解决水平井下入线缆磨损问题的油管和方法,属于石油钻采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油管的结构分为管身和接箍两部分,油管两端车有丝扣,接箍首端为母扣,管身尾端为公扣,每根油管一般长度9米左右。油管首尾丝扣连接形成管柱,管柱内是油流上升的通道。在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中,油管是石油工业的基础,是石油开采中必不可少的管具。面对油气井钻采作业向更深、更高压力和更长水平段等更苛刻工况条件,提高了油管承受抗高温、耐腐蚀和抗拉强度以及串联更多的井下设备的技术要求。随着智能采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还需要随油井管柱下入各种线缆,对井下工具、仪器进行供电、制动、信号传输,对各油层的生产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以达到油井的智能化分层注采、分层测试和找堵水的开发的要求。
然而,随着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开发技术的应用,采用常规油管的完井方式,不可避免的发生产生的磕、刮、碰、伤的现象,已无法满足随管柱下入控制线缆形式的智能化采油技术的要求,分析其原因认为:由于水平井一般由直井段、造斜段和水平段组成,受重力作用,油管进入造斜段和水平井段井筒中是沿套管底边滑动、摩擦,对油管外携带的线缆容易发生磨损、折断和脱落的事故,具有工艺技术上的缺陷性。一般情况下在造斜井段或水平段以下不敢下入过多的工具,严重影响了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目前,水平井智能采油技术的有缆工艺还没有将线缆下入水平段的有利保证措施和配套管具。
通常采用的保护井下油管外线缆的方法主要有接箍电缆保护器和油管本体保护器。油管接箍保护器是利用油管接箍限位固定在油管接箍处,不会发生轴向位移,解决了接箍外侧线缆的保护,但不能解决管身的保护;油管管身线缆采用油管本体保护器是把线缆固定在油管管身上,为了克服油管挠度,每根油管上需要配合3-5套,用于直井,因与套管摩擦,时常窜位,在下入斜井或水平井时,更易轴向位移,扯断线缆以及造成线缆堆积,管柱卡死,甚 至导致油井报废的事故发生,从根本上解决不了管外线缆保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水平井线缆磨损的油管,该油管将电缆或液控管线安置在线缆沟槽内,避免了与套管发生碰撞、碾压、缠绕及断裂情况发生,且能够顺利通过水平井的造斜段、水平段,有效地保护电缆或液控管线不受损害。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创造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解决水平井线缆磨损的油管,在油管管身的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的油管接箍和外螺纹的油管扣,在管身的外壁设置凸出弧体,并与管身轴向一致,凸出弧体向内设有纵向沟槽,纵向沟槽截面为U型槽,沿凸出弧体与管身轴向延伸,用于将线缆收容在其中。
所述的凸出弧体沿着管身径向圆周呈对称分布和非对称分布。
所述的凸出弧体的外径不大于接箍的外径。
所述的凸出弧体在管身上连续或分段分布;在凸出弧体距离接箍和油管扣30~50cm不设置。
所述的凸出弧体在管身上分段分布,分段数量可设置2~4处,凸出弧体的分段空隙外形与管身本土外径一致。
所述的凸出弧体和纵向沟槽与管身一体热轧成型、焊接成型或挤压成型。
所述的纵向沟槽为U型槽或T型槽结构,且内置空间截面大于线缆外径,安放线缆与纵向沟槽收入其内并不能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隆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隆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5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用有机肥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XY轴伸缩抓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