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再循环缓解空预器堵塞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5571.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8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双平;袁园;黄鑫;张优;郭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56 | 分类号: | B01D53/56;B01D53/86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康凯 |
地址: | 71001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再循环 缓解 空预器 堵塞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循环缓解空预器堵塞的系统和方法涉及工业废气净化环保及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再循环缓解空预器堵塞的系统和方法,包括依次通过烟道连通的锅炉、省煤器、SCR脱硝反应器及空预器,还包括烟气再循环烟道,所述烟气再循环烟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热烟气再循环烟道和冷烟气再循环烟道。本发明利用烟气再循环烟道引入高温烟气加热蒸发高粘性的硫酸氢铵,缓解SCR脱硝反应器脱硝过程局部氨逃逸过大生成较高的硫酸氢铵,有效缓解空预器堵塞,避免空预器压差升高。本发明所述方法相比于其他缓解空预器堵塞方法而言,本方法通过烟气再循环烟道引入高温烟气直接加热缓解空预器堵塞,改造投资费用、运行费用较低,节能降耗,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气净化环保及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再循环缓解空预器堵塞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发电机组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中氮氧化物的脱除途径主要通过SCR脱硝技术完成。SCR脱硝喷指在SCR反应器内通过喷入氨气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达到脱除氮氧化物的目的。该方法在脱除氮氧化物的同时,未发生反应的氨气会从SCR出口发生逃逸,与烟气中的SO3发生反应生成高粘性的硫酸氢铵。部分燃煤机组在负荷变化时由于喷氨各阀门控制、SCR流场等缺陷,会发生喷氨过量氨逃逸大的现象,生成较多的硫酸氢铵粘结烟气中的飞灰并附着在空预器换热单元上堵塞空预器,严重时造成机组负荷受限,发电量减少,该物质在高温条件下易挥发,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缓解空预器堵塞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低,能够有效缓解空预器堵塞,节能能降耗的一种烟气再循环缓解空预器堵塞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循环缓解空预器堵塞的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烟道连通的锅炉、省煤器、SCR脱硝反应器及空预器,还包括烟气再循环烟道,所述烟气再循环烟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热烟气再循环烟道和冷烟气再循环烟道,所述空预器上设置有再循环烟气通道,所述热烟气再循环烟道的一端与锅炉和省煤器之间的烟道相连通,另一端与空预器上再循环烟气通道的下端相连通,再循环烟气通道的上端通过冷烟气再循环烟道与省煤器和SCR脱硝反应器之间的烟道相连通;所述冷烟气再循环烟道上设置有循环风机。
优选地,空预器为回转式空预器,所述空预器内设置有一次风通道、二次风通道、烟气通道及再循环烟气通道,所述一次风通道、二次风通道、烟气通道及再循环烟气通道相互之间通过金属隔板分隔设置。
优选地,热烟气再循环烟道上设置有再循环烟气入口闸门,冷烟气再循环烟道上设置有再循环烟气出口闸门。
优选地,再循环烟气入口闸门和空预器之间的热烟气再循环烟道上设置有再循环烟道调节阀门。
优选地,循环风机设置在空预器和再循环烟气出口闸门之间的冷烟气再循环烟道上。
一种烟气再循环缓解空预器堵塞的方法,使用一种烟气再循环缓解空预器堵塞的系统来缓解空预器堵塞,具体方法如下:当机组低负荷或监测到空预器冷端温度较低时,启动热风再循环系统;依次打开再循环烟气入口闸门、再循环烟气出口闸门和再循环烟道调节阀门,启动循环风机,热烟气由省煤器入口经热烟气再循环烟道进入空预器上的再循环烟气通道加热蓄热元件提高空预器冷端温度,换热后的烟气通过冷烟气再循环烟道引出至SCR脱硝反应器的入口处,与原烟气一起进入SCR脱硝反应器参与脱硝反应。
优选地,空预器的循环旋转顺序依次为烟气通道、一次风通道、二次风通道、再循环烟气通道、烟气通道。
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烟气再循环烟道引入高温烟气加热蒸发高粘性的硫酸氢铵,缓解SCR脱硝反应器脱硝过程局部氨逃逸过大生成较高的硫酸氢铵,有效缓解空预器堵塞,避免空预器压差升高。本发明所述方法相比于其他缓解空预器堵塞方法而言,本方法通过烟气再循环烟道引入高温烟气直接加热缓解空预器堵塞,改造投资费用、运行费用较低,具有高可靠性,节能降耗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5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