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小鼠快速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5340.7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龙宇;邵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小鼠 快速 固定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小鼠快速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固定套筒、活动套筒和锁紧机构,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均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固定套筒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活动套筒与所述固定套筒同轴设置并与所述固定套筒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上设有穿透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侧壁的顶部滑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内壁的底部滑槽,所述活动套筒的侧壁上设有操作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滑块、弹性齿条、螺杆和外圈。本发明用于动物实验中小鼠的快速固定,可以有效防止小鼠挣扎导致固定失败和弄伤实验人员,避免造成实验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小鼠快速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小鼠是医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动物,有些实验需要将小鼠固定住并进行通过小鼠的四肢或者腹腔进行注射或抽血等,比如小鼠皮下肿瘤接种实验,实验操作中最大的障碍是小鼠不易控制,扎针位置不易把握。目前常用的操作方法有:1、将实验小鼠麻醉,再进行操作,优点是小鼠麻醉状态下操作安全方便,缺点是麻醉操作会花费一定时间,且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小鼠也可能因麻醉而死亡。2、两人配合操作,一人手抓住小鼠,一人进行操作。优点是不用麻醉小鼠,缺点是人力成本较高,实验员易被小鼠咬伤或者针刺伤。
专利号为ZL201720227329.0的专利通过将套管通过支架悬在基板上方,套管可进行360度的转动,并可以停留在任意位置,套管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接种窗口,能够配合转动后的套管在任意位置上进行接种,而且在套管上设计了可调拼接盖板,可以由调节螺丝可调节套管口径的大小,套管能够根据不同的小鼠体积尺寸大小来变化套管敞开口大小,可以有效提高接种效率。但是现有的固定装置结构需要小鼠根据自身的生活习性钻入套管内才能对小鼠进行固定,对于行动无法预知的小鼠来说是不可靠的,小鼠有可能在套管内回身或者迅速爬出套管,实验员不能快速对小鼠进行固定,且实验员抓取小鼠放置入套管的过程中可能会被小鼠抓伤或咬伤,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实验小鼠快速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小鼠实验操作中的固定,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快速固定小鼠,实验员抓取小鼠过程中可能会被小鼠抓伤或咬伤,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小鼠快速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固定套筒、活动套筒和锁紧机构,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均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固定套筒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活动套筒与所述固定套筒同轴设置并与所述固定套筒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上设有穿透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侧壁的顶部滑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内壁的底部滑槽,所述活动套筒的侧壁上设有操作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滑块、弹性齿条、螺杆和外圈,所述外圈上设有固定孔和连接槽,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连接槽是连通的,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底部滑槽内,所述外圈设置在所述顶部滑槽内,所述弹性齿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圈上,所述弹性齿条的另一端绕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一圈并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螺杆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弹性齿条配合,所述滑块与所述弹性齿条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内用于放置小鼠身体,所述锁紧机构可以沿着所述顶部滑槽和所述底部滑槽在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内滑动,所述弹性齿条可以随着所述螺杆的旋转收紧和放松,以便于将小鼠绑紧,所述滑块和所述外圈用于对所述弹性齿条进行定位,所述外圈可以沿着所述顶部滑槽滑动,所述滑块沿着所述底部滑槽滑动,所述弹簧随着所述弹性齿条的收紧和放松而变形,为所述弹性齿条提供拉力,所述活动套筒可以转动,以便改变所述操作孔的位置,方便实验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钳,所述固定钳通过弹性拉绳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固定钳的位置与所述操作孔对应,小鼠的四肢可以使用所述固定钳从所述操作孔中拉出所述活动套筒外,所述固定钳用于夹住小鼠的四肢对小鼠进行固定,进一步方便实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5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引纤预制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平板开缝型爆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