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实验室土壤污染物浓度检测分析的采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45210.3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4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谢可杰;方文华;朱耿正;杨帅;祝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格林勒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实验室 土壤 污染物 浓度 检测 分析 采样系统 | ||
1.用于实验室土壤污染物浓度检测分析的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沉入湖底的湖底土壤取样装置,还包括水下悬挂绳(38),所述水下悬挂绳(38)的下端悬挂连接所述湖底土壤取样装置,所述水下悬挂绳(38)的上端连接在湖岸边或浮船上;
所述湖底土壤取样装置包括两并列设置的条状的第一水平基座(28)和第二水平基座(33),所述第一水平基座(28)的两端和第二水平基座(3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竖向的防水直线推杆电机(32),各所述防水直线推杆电机(32)的直线推杆(34)朝下设置,且各所述直线推杆(34)的下端均设置有水平盘状的湖底支撑脚(35);
所述水下悬挂绳(3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绳结(39),所述绳结(39)上分别连接有四根牵拉绳(40),四根牵拉绳(40)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四个所述防水直线推杆电机(32)的机壳顶部;第一水平基座(28)与第二水平基座(33)之间安装有土壤取样机构(31);
所述第一水平基座(28)的中部安装有防水电机(30),所述防水电机(30)为所述土壤取样机构(31)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水平基座(33)的中部安装有与所述防水电机(30)等重的平衡配重(43);
所述土壤取样机构(31)的上方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横梁(36),所述土壤取样机构(31)的上端支撑连接所述支撑横梁(36)的中部,所述支撑横梁(36)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件(41)和第二支撑件(42)与所述防水电机(30)机壳和平衡配重(43)固定支撑连接;
所述土壤取样机构(31)包括支撑座(7),所述支撑座(7)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梁(36);所述支撑座(7)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末端朝下的左弧形杆(5)和右弧形杆(13);所述左弧形杆(5)与右弧形杆(13)的组合构成半圆结构;所述左弧形杆(5)的下部末端固定连接有呈弧形弯曲且截面呈圆形的左活塞(14),所述右弧形杆(13)的下部末端固定连接有呈弧形弯曲且截面呈圆形的右活塞(15);
还包括呈弧形弯曲的左取样筒(1),所述左取样筒(1)的筒内为呈弧形弯曲且截面呈圆形的左取样通道(45),所述左活塞(14)活动于所述左取样通道(45)中,且所述左活塞(14)的外壁与所述左取样通道(45)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左取样筒(1)的下部末端为左取样口(47);
还包括呈弧形弯曲的右取样筒(16),所述右取样筒(16)的筒内为呈弧形弯曲且截面呈圆形的右取样通道(46),所述右活塞(15)活动于所述右取样通道(46)中,且所述右活塞(15)的外壁与所述右取样通道(46)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右取样筒(16)的下部末端为右取样口(48);
所述左弧形杆(5)、右弧形杆(13)、左活塞(14)、右活塞(15)、左取样筒(1)和右取样筒(16)的弧形圆心重合;
所述右取样筒(16)沿圆心顺时针旋转和左弧形杆(5)沿圆心逆时针旋转能使左取样口(47)的端面与右取样口(48)的端面相互重合接触,并且使左取样通道(45)的左取样口(47)与右取样通道(46)的右取样口(48)相互连通;
左取样口(47)的端面与右取样口(48)的端面相互重合接触后,所述左弧形杆(5)、右弧形杆(13)、左活塞(14)、右活塞(15)、左取样筒(1)和右取样筒(16)所构成的组合结构形成整圆体;
左取样口(47)的端面与右取样口(48)的端面相互重合接触后形成斜向切缝(44);
所述左弧形杆(5)、右弧形杆(13)、左活塞(14)、右活塞(15)、左取样筒(1)和右取样筒(16)所构成的整圆体的围合范围内设置有中心齿轮(4);所述防水电机(30)的输出轴(29)与所述中心齿轮(4)驱动连接;所述防水电机(30)带动所述中心齿轮(4)旋转;
所述左弧形杆(5)、右弧形杆(13)、左活塞(14)、右活塞(15)、左取样筒(1)和右取样筒(16)所构成的整圆体的围合范围内还设置第一齿轮支架(3)、第二齿轮支架(12)、第一固定架(6)、第二固定架(8)和第三固定架(010);所述第一齿轮支架(3)、第二齿轮支架(1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架(6)和第二固定架(8)与所述支撑座(7)固定支撑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支架(3)与第二齿轮支架(12)之间通过第三固定架(010)固定连接;
所述左取样筒(1)的外壁弧形内侧沿圆弧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左传动齿体(27),所述右取样筒(16)的外壁弧形内侧沿圆弧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右传动齿体(17);
所述第一齿轮支架(3)上转动安装有六个传动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支架(12)上转动安装有七个传动齿轮;
第一齿轮支架(3)上的六个传动齿轮分别为第一传动齿轮(2)、第二传动齿轮(26)、第三传动齿轮(25)、第四传动齿轮(24)、第五传动齿轮(23)和第六传动齿轮(22);
第二齿轮支架(12)上的七个传动齿轮分别为第七传动齿轮(18)、第八传动齿轮(19)、第九传动齿轮(20)、第十传动齿轮(21)、第十一传动齿轮(11)、第十二传动齿轮(10)、第十三传动齿轮(9);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第二传动齿轮(26)、第三传动齿轮(25)、第四传动齿轮(24)、第五传动齿轮(23)和第六传动齿轮(22)依次传动配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与所述若干左传动齿体(27)齿轮啮合;
所述第七传动齿轮(18)、第八传动齿轮(19)、第九传动齿轮(20)、第十传动齿轮(21)、第十一传动齿轮(11)、第十二传动齿轮(10)和第十三传动齿轮(9)依次传动配合;所述第七传动齿轮(18)与若干右传动齿体(17)齿轮啮合;
所述中心齿轮(4)同时传动啮合连接第六传动齿轮(22)和第十三传动齿轮(9);当左取样口(47)的端面与右取样口(48)的端面相互重合接触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位于所述左取样筒(1)的外壁弧形内侧的顺时针端;所述第七传动齿轮(18)位于所述右取样筒(16)的外壁弧形内侧的逆时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格林勒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格林勒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52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