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基坑构件信息模型编码和数据交换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45018.4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6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常乐;辛德林;刘姣;梁霏飞;许丹;欧阳文杰;陈莹莹;祁建权;安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基坑 构件 信息 模型 编码 数据 交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基坑构件信息模型编码和数据交换的方法和系统。本方法针对标准化处理的建筑基坑构件BIM模型研发的BIM构件自动编码,完成了建筑基坑BIM构件的编码体系的建立,并且实现了建筑基坑BIM模型中的构件自动编码技术,极大提高编码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材料物资采购、清单工程量统计和不同信息平台的信息交换功能,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为后续设计、施工、运维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信息模型(BIM)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基坑构件信息模型编码和数据交换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与其他工程结构相比,建筑基坑结构类型多、形式复杂、异型构件多、受力分析要求高、信息专属性墙等特点。建筑基坑工程 BIM 构件模型必须按其构型、受力特点、属性特点等特点进行分类和编码;适用于构件的全寿命周期,从构思、设计、建造到最终拆卸、解构、回收或重新利用。并可以通过使用表格来跟踪和记录设施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数据和不断变化的生命周期中物业设施作为一个整体所进行的修改的数据,以此达到信息分类的标注。
BIM作为数据化的建筑信息模型的代表,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资料库,在构件编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BIM构件编码体系是实现BIM技术渗透到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重要基础,通过BIM构件编码体系,可以实现BIM模型数据的高效管理和信息传递。然而国内大部分BIM模型的内部组成比较混乱,且没有统一标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BIM构件编码体系尚未建立或者不完备。不仅如此,BIM模型的各类构件和编码的关联,面临巨大的困难。建筑基坑BIM模型构件数量巨大,人工实现关联匹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建筑基坑构件BIM编码体系可以辅助建立合理的BIM构件库,包括分类、编码和命名信息,以构件库的标准构件作为建模样板,可以极大程度提高模型的标准性,且根据模型快速导出工程量清单。所以实现BIM构件的标准编码和将BIM构件编码与BIM模型关联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属于建筑信息模型(BIM)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基坑构件信息模型编码和数据交换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实现了建筑基坑工程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及快速检索,保证了构件的唯一性,为建筑基坑工程的BIM应用奠定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打开二次开发工具,按六级编码的方法对建筑基坑构件进行分类和编码;
步骤2:在Revit软件中建立建筑基坑模型,并获取模型各构件的ID号;
步骤3:将Revit软件中获取的ID号与编码号进行关联;
步骤4:根据基于Revit软件二次开发的工程统计量和物资采购清单功能出工程量和清单表。
作为本发明的关键部分,现对建筑基坑构件编码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步骤一包括:
将构件编码划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为一级编码,采用六级编码,一共设置17位阿拉伯数字,前9位分表建设进程、数据导入、专业检查、交付成果、建设属性,代码前五级;最后一位根据BIM构件的数目来确定,为构件流水号。
其中编码规则具体如下:
(1)第一级编码,共三位数字,主要表示建设进程,前一位编码为大编码,代表建设进程,后两位分别为小编码,为建设进程的流水编码,范围为0~99,例如:100代表建设进程,200代表行为、300专业领域,101代表项目前期、102项目规划、103决策和评价、104代表勘查、105初步设计、106代表建造、107代表验收、108代表运营、109代表拆除等;201代表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50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耗时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