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颈椎固定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4734.0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丁泰平;仇猛;王莉;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护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A61F5/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陈国军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颈椎 固定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颈椎固定器,包括:后支撑;两个颈侧连接体,分别固定设置在后支撑的两侧;第一连接体,与其中一个颈侧连接体连接;第二连接体,与另一个颈侧连接体连接;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的便携式颈椎固定器,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当颈椎损伤后可以及时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颈椎固定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颈椎固定器。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位于脊柱颈段,共7块,围绕在颈髓及其脊膜的四周。由椎间盘和韧带相连,形成向前凸的生理弯曲。颈椎的特点是椎体较小,呈椭圆形,横突上有横突孔,椎动脉和椎静脉由此孔通过;棘突短而分杈;上下关节突的关节近似水平位,使颈部能灵活运动。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颈椎作为头部重要支撑,其地位极其重要。颈椎损伤后,如果不及时固定保护或固定无效,会加重颈椎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颈椎固定器,方便携带,当颈椎损伤后可以及时进行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颈椎固定器,包括:
后支撑;
两个颈侧连接体,分别固定设置在后支撑的两侧;
第一连接体,与其中一个颈侧连接体连接;
第二连接体,与另一个颈侧连接体连接;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在颈侧连接体上部设置有颈侧托。
优选的,在第一连接体的上部设置有颈前托。
优选的,在第二连接体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带;
在第一连接体上设置多个可供连接带通过的通孔;在与通孔对应的水平位置设置有多个滑扣;连接带、通孔和滑扣三者一一对应。
优选的,在后支撑、颈侧连接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与人体颈部接触的面设置有棉纺透气层。
优选的,在后支撑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和第一气体发生装置;第一气囊与第一气体发生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连通孔连通;在连通孔内设置有第一隔膜。
优选的,在颈侧托内设置有第二气囊和第二气体发生装置;第二气囊与第二气体发生装置通过第二连通孔连通;在第二连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隔膜。
优选的,在颈前托内设置有第三气囊和第三气体发生装置;第三气囊与第三气体发生装置通过第三连通孔连通;在第三连通孔内设置有第三隔膜。
优选的,第一气体发生装置、第二气体发生装置和第三气体发生装置都包括:壳体、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四隔膜、触发体和触发线;壳体为弹性材料制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四隔膜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邻设置,第四隔膜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用于分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触发体设置在壳体外对应于第四隔膜的位置;触发线的一端与触发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第一气体发生装置、第二气体发生装置和第三气体发生装置外侧都罩有保护壳。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护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护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4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机床整机防护罩自动升降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分阶段理疗脐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