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晷玩教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44707.3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0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田言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奥利都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A63F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晷 教具 | ||
一种日晷玩教具,包括一组平铺于地面的地垫,以人体日晷的基本结构为主,在地垫上设置白天区、夜晚区、日期区等包含数字、时间、空间、变化、顺序、周期等科学概念的元素。本发明基于地球和太阳运动的自然现象,是一种以室外游戏活动形式为主进行科学启蒙和兴趣激发的玩教具,为幼儿提供了新的可感知可探究的游戏场所,使得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对数字、时间、空间等科学概念以及变化、顺序、周期等抽象概念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满足幼儿园有关科学启蒙教育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幼儿玩教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人体日晷启蒙幼儿时间空间等科学概念发展的玩教具。
背景技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几个领域,其中,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根据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分阶段地让幼儿体验、感知身边的具体事物,并进而自然地发现、探究具体事物背后的数字、时间、空间等抽象概念,以及发现和探究变化、顺序、周期等表达事物之间联系的抽象概念。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前述教育部指导文件中详细列出了科学教育的具体要求,例如,3到4岁阶段应按时作息,定时活动,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感知时间表示规律,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4到5岁阶段,感知和发现物体形态和位置的变化,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节气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探究影子的方向与太阳位置的关系,在老师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特别是时间、星期、日期、四季等数字,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5到6岁阶段,能探索并发现影子等常见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周期,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类似时间差之类问题的乐趣,能辨别自己的左右,等等。这些内容约占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三分之一。
前述教育部指导文件中还要求,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应当配备必要的玩教具。然而,现在幼儿园配备的玩教具中针对上述科学启蒙教育内容的相当少,不少幼儿园为了进行有关数字、时间、空间等抽象科学概念以及表达事物之间联系的变化、顺序、周期等抽象概念的启蒙教育,引进了电子化的装备和课程,采用观看式的,或者采用所谓人工智能式的教育形式。而这些貌似技术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恰恰与教育部指导文件中要求利用身边的具体事物,感知并发现这些具体事物背后的科学概念的科学启蒙教育精神相违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导致幼儿观众化,压抑了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而过早过多接触电子教学设备也会增加幼儿近视的风险。因此,幼儿园期待更多更好的玩教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日晷玩教具,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地球和太阳运动自然现象的,包含数字、时间、空间、变化、顺序、周期等科学概念的,以室外游戏活动形式为主进行科学启蒙和兴趣激发的玩教具,满足幼儿园有关科学启蒙教育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奥利都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奥利都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47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葎草清热解毒冲剂
- 下一篇:一种苏木素染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