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合胶及一种防氧化银反射膜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44446.5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0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江;周鼎;夏寅;赵鸣愈;张静;高斌基;李刚;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33/04 | 分类号: | C09J133/04;C09D11/06;G02B5/08;G02F1/13357;B32B15/04;B32B15/20;B32B7/12;B32B33/00;B32B3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 11546 | 代理人: | 张华 |
| 地址: | 31504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合 氧化银 反射 | ||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的反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合胶及一种防氧化银反射膜。为了解决现有银反射膜在裁切后进行信赖性试验后边缘氧化严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贴合胶及一种防氧化银反射膜。所述贴合胶包括粘合胶主剂、固化剂、有机溶剂和助剂。所述防氧化银反射膜依次包括银膜、贴合胶层和保护层;所述贴合胶层由本发明所述的贴合胶固化后形成。该防氧化银反射膜的贴合胶层具有软硬适中,解决了现有的银反射膜在裁切组装过程中容易出现胶层太软裁不断或者太硬导致崩碎防氧化层的问题,进一步的,喷码工序中不易出现组装点亮发光不均问题,降低由于喷码工序造成的不良率,提高了银反射膜的裁切组装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背光源的反射膜材料技术领域,同时也涵盖需要类似反射膜的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贴合胶及一种防氧化银反射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由于自身并不能发光,需要借助背光源才能够显示影像。背光模组(简称为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增亮膜、外框以及胶带等组装而成。背光模组中,反射膜由于处于导光板的底部,将自底部漏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从而防止光源外漏,提高光的使用效率。现有市场银反射膜主要有银白反射膜,双银反射膜和银黑反射膜(如图1所示),均为复合型银反射膜。实际使用过程中,双银反射膜由于两层材料均为金属层材料,其色泽品味受到大部分客户的青睐,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常对于贴合胶层要求较高,往往由于贴合胶层存在不匹配现象,比如软硬程度差异,导致双银反射膜在实际裁切使用中会出现贴合胶脆断带走防氧化层现象,从而会存在银反射膜边缘氧化风险,甚至会出现全面黑屏现象,或由于胶水组份的搭配,容易引起反应速度过快,从而引起凹凸点多现象,造成发光不均。另外,考虑到客户实际生产中要求每个背光模组的背面印上相应的喷码,便于后续发生问题进行排查,较软的贴合胶层容易引起打码出现凹凸感,点亮后出现发光不均问题。如何避免这一个问题,成为复合型银反射膜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在此之前,针对于银反射膜的贴合胶层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而导致裁切组装过程中存在良率低等原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银反射膜在裁切后进行信赖性试验后边缘氧化严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贴合胶及一种防氧化银反射膜。该防氧化银反射膜的贴合胶层具有软硬适中,即挺性上判断符合1-4mm标准,解决了现有的银反射膜在裁切组装过程中容易出现胶层太软裁不断或者太硬导致崩碎防氧化层以致信赖性后边缘氧化严重的问题,进一步的,喷码工序中不易出现外观问题(即组装点亮发光不均问题),降低由于喷码工序造成的不良率,提高了银反射膜的裁切组装良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贴合胶,所述贴合胶包括粘合胶主剂、固化剂、有机溶剂和助剂。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胶中所述的助剂主要包括流平剂、消泡剂和爽滑剂。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胶中所述的助剂包括流平剂和消泡剂。
进一步的,在所述贴合胶中,所述固化剂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三甲基环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在所述贴合胶中,所述粘合胶主剂为50份,所述固化剂的添加量0.8-3.5份,所述助剂的添加量0.3-0.48份,所述有机溶剂为5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进一步的,在所述贴合胶中,所述粘合胶主剂为50份,所述固化剂的添加量1-2份,所述助剂的添加量为0.4-0.45份,所述有机溶剂为5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进一步的,在所述贴合胶中,所述粘合胶主剂为50份,所述固化剂的添加量为1-2份,所述的流平剂的添加量为0.2-0.25份,所述消泡剂的添加量0.2份,所述有机溶剂为5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4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J 黏合剂;一般非机械方面的黏合方法;其他类目不包括的黏合方法;黏合剂材料的应用
C09J133-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黏合剂,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仅以1个羧基或其盐、酐、酯、酰胺、酰亚胺或腈为终端;基于此类聚合物的衍生物的黏合剂
C09J133-02 .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金属盐或铵盐
C09J133-04 .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18 .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4 .酰胺或酰亚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6 ..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