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43797.4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亚娟;付晓燕;杨军林;陈江;杨鸿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电计量检测(西安)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34;G01N30/7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食品 氨基 糖苷 类药物 残留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氨基糖苷类标准溶液,选取基质进行配标;(2)将待测样品进行提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得到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本申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不使用离子化试剂,且同时可满足多种基质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检测,可以很好地避免七氟丁酸等离子对试剂及仪器造成的污染及离子抑制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尤其是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氨基糖苷类兽药在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而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农业部规定牛奶中链霉素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200μg/kg;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规定牛肉、猪肉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总量的MRL为0.6mg/kg;欧盟规定蜂产品、牛奶、肉和肝脏中链霉素的MRL分别为0.2、0.2、0.5和0.5mg/kg;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在奶中链霉素的MRL为0.125mg/kg;世界卫生组织(WHO)和(CAC)规定牛肉和牛奶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MRL分别为0.5mg/kg和0.2mg/kg。因此,发展快速、准确、灵敏的残留检测方法显得尤其重要,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代表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种类结构类似,极性强,多易溶于水,水溶液中以多聚离子形式存在,性质稳定,多无发光团,没有特征的紫外吸收,因此在进行HPLC-UV检测时,必须通过柱前或柱后衍生化,若采用非衍生化法多采用LC-MS,HPLC-ELSD法。
由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特殊结构和检测难度,近几年国内外检测此类抗生素的方法主要以液质联用法为主。但是由于氨基糖苷类药物易溶于水,极性很强,在C18柱上保留很弱,且无紫外吸收,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通过加入七氟丁酸离子对试剂增强保留,动物源食品基质复杂,给目标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带来很大的难度。目前文献报道的方法前处理步骤繁琐,整个检测周期长,基质效应较为严重,很难获得良好的峰型和分离。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不使用七氟丁酸离子化试剂且能高效检测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含量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氨基糖苷类标准溶液,选取基质进行配标;
(2)将待测样品进行提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得到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量;
液相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HILIC色谱柱;
流动相A:体积百分含量为0.1%的甲酸甲酸铵溶液;
流动相B:体积百分含量为0.1%的甲酸乙腈溶液;
梯度洗脱程序:以体积分数计,在0~1min,流动相A为10%,流动相B为90%;在1~5min,流动相A为10~97%,流动相B为90~3%;在5~7min内,流动相A为97%,流动相B为3%;在7.1~8min,流动相A为97~10%,流动相B为3~90%;在8.1~12min,流动相A为10%,流动相B为90%。
由于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结构稳定,且无紫外吸收;本申请采用液相质谱质/谱联用仪,能有效的减少基质干扰,同时通过提供电离所需的离子,增强电离程度和响应,达到有效分离和检测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提取过程为:将待测样品利用酸化乙腈进行涡旋振荡重复提取2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电计量检测(西安)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电计量检测(西安)有限公司;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37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