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主元分析BP神经网络的地质雷达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2790.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苏茂鑫;李聪聪;薛翊国;张开;赵莹;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K9/38;G06K9/40;G06K9/46;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庆骞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析 bp 神经网络 地质 雷达 图像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元分析BP神经网络的地质雷达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基于主元分析BP神经网络的地质雷达图像识别方法,包括标注地质雷达图像的标签,所述标签包括有完整岩石、断层破碎带、裂隙带、富水带和岩溶洞穴;对标注标签的地质雷达图像依次进行消噪、二值化和形态学边缘检测处理,得到数字图像,形成样本数据集;利用主元分析算法来减少样本数据集的维数,同时保持样本数据集中对方差贡献最大的特征;利用降维后的样本数据集对BP神经网络进行循环训练;实时接收地质雷达图像,依次进行消噪、二值化和形态学边缘检测和降维处理后输入至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中,输出地质雷达图像识别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的地质雷达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主元分析BP神经网络的地质雷达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在现在众多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中,地质雷达具有效率高、对目标无破坏性、探测资料分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较强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地质雷达探测的原理是当异常介质与其周围介质存在电性差异时,地质雷达发射的脉冲电磁波传播至异常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反射信号将被接收天线接收并记录。通过对反射信号的分析,便可推断异常的空间位置、埋藏深度等信息。
发明人发现,在地质雷达实际探测过程中,作业环境通常较为杂乱,加之噪声的影响,雷达成像质量较低,往往很难对异常进行精确的辨识,导致异常探测的精度过于依赖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水平;且在隧道较长或数据量较大时,异常辨识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质雷达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元分析BP神经网络的地质雷达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其实现了对地质雷达图像异常的智能识别,大幅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避免了依靠经验进行识别的缺陷,同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元分析BP神经网络的地质雷达图像识别方法,其包括:
标注地质雷达图像的标签,所述标签包括有完整岩石、断层破碎带、裂隙带、富水带和岩溶洞穴;
对标注标签的地质雷达图像依次进行消噪、二值化和形态学边缘检测处理,得到数字图像,形成样本数据集;
利用主元分析算法来减少样本数据集的维数,同时保持样本数据集中对方差贡献最大的特征;
利用降维后的样本数据集对BP神经网络进行循环训练;
实时接收地质雷达图像,依次进行消噪、二值化和形态学边缘检测和降维处理后输入至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中,输出地质雷达图像识别结果。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元分析BP神经网络的地质雷达图像识别系统,其包括:
图像标签标注模块,其用于标注地质雷达图像的标签,所述标签包括有完整岩石、断层破碎带、裂隙带、富水带和岩溶洞穴;
样本数据集构建模块,其用于对标注标签的地质雷达图像依次进行消噪、二值化和形态学边缘检测处理,得到数字图像,形成样本数据集;
降维模块,其用于利用主元分析算法来减少样本数据集的维数,同时保持样本数据集中对方差贡献最大的特征;
BP神经网络训练模块,其用于利用降维后的样本数据集对BP神经网络进行循环训练;
图像实时识别模块,其用于实时接收地质雷达图像,依次进行消噪、二值化和形态学边缘检测和降维处理后输入至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中,输出地质雷达图像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2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