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BDU绝缘检测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2599.6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5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杜朝晖;徐伟;佘斌;毛涛;张尔黎;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嘉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bdu 绝缘 检测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BDU绝缘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15V脉冲供电模块、脉冲发生模块、加法模块、AD转换模块,本发明通过将±15V脉冲交流信号注入动力电池,检测动力电池的直流母线正负极电压,根据直流母线正负极电压计算得到动力电池的绝缘电阻,检测过程不受直流电源的影响,检测精度高、误差小、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DU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BDU绝缘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需满足高功率输出的要求,直流电压普遍高于300V,远高于人体安全电压36V,因此车身与电池组之间的绝缘十分重要,绝缘电阻的检测始终是电动汽车研发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实时检测动力电池的绝缘电阻对于保证整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电动汽车的高压配电盒(BDU)作为系统的配电单元,具备检测动力电池绝缘电阻的功能,常见的方法是在动力电池正负极之间注入一定频率的低压直流信号,通过测量系统反馈,获得系统的绝缘电阻,由于注入的直流电压易受系统直流电源的影响,导致检测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传统BDU绝缘检测电路在动力电池正负极之间注入直流电压的检测方式受系统直流电源的影响,导致检测精度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BDU绝缘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15V脉冲供电模块、脉冲发生模块、加法模块、AD转换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所述控制器、所述±15V脉冲供电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进行供电;所述±15V脉冲供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脉冲发生模块、所述加法模块的供电端相连,用于对所述脉冲发生模块、所述加法模块进行±15V供电;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脉冲发生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控制所述脉冲发生模块产生±15V脉冲并将所述±15V脉冲注入高压动力电池;高压动力电池的正极电压和负极电压分别经分压后输入所述加法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加法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AD转换模块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AD转换模块输出的脉冲采集信号计算高压动力电池的绝缘电阻。
可选的,所述智能BDU绝缘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一稳压模块和第二稳压模块,所述±15V脉冲供电模块的正向输出端经所述第一稳压模块分别与所述脉冲发生模块、所述加法模块的正供电端相连,所述±15V脉冲供电模块的负向输出端经所述第二稳压模块分别与所述脉冲发生模块、所述加法模块的负供电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稳压模块包括TL431芯片、三极管Q13、电阻R150、电阻R163、电阻R164,所述±15V脉冲供电模块的正向输出端与三极管Q1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3的集电极还经电阻R150与其基极相连,三极管Q13的发射极依次经电阻R163、电阻R164接地,TL431芯片的K极与三极管Q13的基极相连,TL431芯片的A极接地,电阻R163、电阻R164的公共端与TL431芯片的R极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稳压模块还包括电阻R162、电容C134,TL431芯片的R极还依次经电容C134、电阻R162与其K极相连。
可选的,所述智能BDU绝缘检测电路还包括脉冲输出开关,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脉冲输出开关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脉冲输出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脉冲发生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脉冲输出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脉冲发生模块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嘉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嘉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25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