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2572.7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5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林仙烽;刘博智;陈国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43;H01L27/32;G06V4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该衬底基板的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且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显示单元;其中,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一显示单元,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第二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二显示单元;其中,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二显示单元与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同时,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该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因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而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代名词。尤其在显示设备中,通过对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可实现显示设备的解锁、支付等功能。
目前,为了能使显示设备实现全屏显示,通常将指纹识别用的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显示设备显示区的非开口区内,而显示区的开口区设置有显示用的显示单元,且显示单元可复用为指纹识别的光源。在进行指纹识别时,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手指反射,并由指纹识别单元接收,使得指纹识别单元能够根据所接收反射光线对指纹的谷和脊进行识别。
但是,当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显示区的非开口区内时,会使非开口区的占用面积相对增加,而开口区的占用面积相对减小,使得显示设备显示区的开口率降低,从而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的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且所述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显示单元;
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有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二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中衬底基板的显示区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且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显示单元;将相邻两个子像素分别作为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且第一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一显示单元,第二子像素的开口区设置有第二显示单元;通过在第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且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第二显示单元与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而在第二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设置指纹识别单元。如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个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既设置有指纹识别元件又设置有像素电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与相邻两个子像素开口区的显示单元电连接的像素电路集中于一个子像素的非开口区,而将指纹识别单元设置于另一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将两个像素电路集中于一个子像素的非开口区时,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区的面积,从而提高光线入射量和出射量,以在进行指纹识别时,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和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Q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2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