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直变压器跨段式插入屏蔽线连续式绕组的绕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1488.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8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伟;石文静;李文平;赵文祥;樊彬;赵翠;王海磊;王洋;田丰;张丽丽;车征;张钺;李志伟;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76 | 分类号: | H01F41/076;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赵方知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段式 插入 屏蔽 连续 绕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直变压器跨段式插入屏蔽线连续式绕组的绕制方法,属于柔直变压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在靠近线圈上下出头线饼处采用跨段式插入屏蔽线,屏蔽线相隔一个线饼焊接在一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屏蔽线小跨度焊接,节省空间、操作简单、易控制公差、安装方便。能够更有效地优化线圈绕组上下出头部位的屏蔽,减小线圈冲击梯度,提高柔直变压器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直变压器跨段式插入屏蔽线连续式绕组的绕制方法,属于柔直变压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柔直变压器线圈绕组靠近上下出头处,冲击梯度比较大,往往需要在此位置增加屏蔽线使绕组端部冲击分布均匀。已有技术柔直变压器线圈绕制多采用相邻两端屏蔽线焊接结构,此结构屏蔽线走线有很大的限制,需要在相邻两段绕组处沿辐向相隔很远的距离焊接,操作复杂,并且容易造成绕组辐向公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直变压器跨段式插入屏蔽线连续式绕组的绕制方法,采用屏蔽线跨段式焊接,相隔一个线饼在相邻很近的位置将屏蔽线焊接到一起,增强线圈绕组出头处屏蔽效果,并且操作简单,增强柔直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柔直变压器跨段式插入屏蔽线连续式绕组的绕制方法,在靠近线圈上下出头线饼处采用跨段式插入屏蔽线,屏蔽线相隔一个线饼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较以往焊接方式,操作简单,容易控制绕组辐向公差,更有效地优化绕组结构,提高柔直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由于柔直变压器线圈绕组上下出头处,冲击梯度比较大,采用屏蔽线跨段式焊接,相隔一个线饼将屏蔽线焊接到一起。此屏蔽方式增强线圈绕组出头处屏蔽效果,使绕组端部冲击分布均匀,并且操作简单,增强柔直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屏蔽线小跨度焊接,节省空间、操作简单、易控制公差、安装方便。能够更有效的优化线圈绕组上下出头部位的屏蔽,减小线圈冲击梯度,提高柔直变压器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技术线圈绕组端部屏蔽线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线圈绕组端部屏蔽线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带屏蔽线的绕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屏蔽线在跨段线饼间连接示意图;
图中:屏蔽线101、线饼102、1-70线饼编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柔直变压器跨段式插入屏蔽线连续式绕组的绕制方法,在靠近线圈上下出头线饼处采用跨段式插入屏蔽线,屏蔽线相隔一个线饼焊接在一起。
参见图1,已有技术线圈绕制多采用相邻两端屏蔽线焊接结构,此结构屏蔽线需要在相邻两段绕组处沿辐向相隔很远的距离焊接,操作复杂,易造成绕组辐向公差。
参见图2本发明连接示意图,采用屏蔽线跨段式焊接,相隔一个线饼102在相邻很近的位置将屏蔽线101焊接到一起。
图3是带屏蔽线的绕组示意图,为内屏蔽组合换位导线。
如图2,线圈绕组在绕制过程中,将屏蔽线101抽头相隔一个线饼102焊接到一起。
图4是屏蔽线在跨段线饼间连接示意图;图4示意屏蔽线绕制方法,此屏蔽线绕制在线饼外侧,较以往结构更有效的增强屏蔽效果。
靠近线圈绕组上下出头位置的线饼,采用跨段式插入屏蔽连续式结构保护线圈绕组。所述内屏蔽组合换位导线由铜线和绝缘纸等加工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1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智能电网抄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小型培养皿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