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0574.2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锋;潘虎;赵亦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18 | 分类号: | E04F2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白志杰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装饰 板防松 拼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包括防松拼装框架,所述防松拼装框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腐蚀机构,所述防松拼装框架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稳固机构,所述防松拼装框架的下端设置有顶起承托机构,所述顶起承托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稳固机构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龙骨。本发明通过顶起承托机构,能够对框架进行承托,便于将其顶起,便于装饰板的安装,实现装饰板的快速拼装,可以提高装饰板拼装的效率,通过稳固机构,能够增加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的稳固性,提高其稳定性能,便于人们使用,通过防腐蚀机构,能够防止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被腐蚀,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板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主要是便于装饰板防松拼装所使用的一种结构,可以提高装饰板拼装的效率,也便于对其进行拆卸,在建筑安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建筑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使用过程中,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可完成以下形式的操作:只用将装饰板在防松拼装框架内进行安装,即可形成一片装饰外墙板,也便于对其进行拆卸。
但是现有的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功能单一,现有的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不便于将装饰板安装在外墙上,安装起来较为麻烦,不能实现装饰板的快速拼装,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现有的装饰板由于是拼装组成,所以在外墙上稳定性能不高,容易发生脱落,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现有的装饰板拼装完后,由于长期在外墙受到雨水侵蚀,容易被腐蚀,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装饰板防松拼装结构,包括防松拼装框架,所述防松拼装框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防腐蚀机构,所述防松拼装框架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稳固机构,所述防松拼装框架的下端设置有顶起承托机构,所述顶起承托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稳固机构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龙骨,所述防腐蚀机构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紧固轴。
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摇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支撑杆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螺栓,所述支撑杆与摇杆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摇杆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转轴与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顶起承托机构的上端通过承托架与防松拼装框架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承托架,所述承托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紧固件,所述承托架与紧固件之间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承托架的一侧内表面通过螺纹槽与紧固件的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承托架之间设置有装配轴,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装配轴与承托架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龙骨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一号斜置杆与二号斜置杆,所述一号斜置杆位于二号斜置杆的上端,所述一号斜置杆与一号龙骨之间设置有一号卡槽,所述一号龙骨的两侧内表面均通过一号卡槽与一号斜置杆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龙骨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螺丝,所述一号斜置杆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龙骨,所述一号斜置杆与二号龙骨之间设置有二号卡槽,所述二号龙骨的一侧内表面通过二号卡槽与一号斜置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0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式电机定子盘性能相位测试方法
- 下一篇: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