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化暂堵转向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9700.2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帅;郭柏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阳兴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08 | 分类号: | C09K8/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化 转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化暂堵转向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酸化暂堵转向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烷基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胺40份‑55份、助溶剂45份‑60份、粘度区间调节剂3份‑10份和抗温添加剂3份‑5份;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烷基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胺和助溶剂混合均匀,加入粘度区间调节剂和抗温添加剂,混合均匀后得到酸化暂堵转向剂。本发明与常规转向酸相比粘度区间大,作用时间长,延长了转向效果;同时本发明的转向剂为绿色环保型,不伤害地下储层,当酸液反应完毕后,能自动破胶,利于返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化暂堵转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化是油气井增产、注入井增注的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具体地,通过井眼向地层中注入一种或几种酸性混合液,利用酸与地层中部分矿物的化学反应,溶蚀储藏层中的连通孔隙或天然(水力)裂缝壁面岩石。对于非均质油气藏来说,常规酸化液通常沿着非均质储层的大通道或高渗部分发生指进,对低渗透储层很难有效地进行酸化,因而常常影响整个酸化作业的效果。为了达到对非均质低渗透油气藏中的低渗透储层有效酸化的目的,需要进行转向酸化操作。目前常用的酸化转向技术是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技术,该技术是在常规酸化液中添加酸化转向剂—粘弹性表面活性剂。
添加了转向剂的酸液称为转向酸。酸化过程中,随着转向酸与地层中的矿物质(主要为CaCO3)不断的反应,转向酸的pH升高,Ca2+浓度增大,在H+和Ca2+的共同作用下使转向酸中的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剂由球状胶束逐渐转变成蠕虫状胶束,转向酸的粘度逐渐增大,二者的作用达到平衡时,转向酸的粘度达到最大,起到了暂堵转向的功能。使得后面注入的转向酸可以进入低渗透储层,从而达到转向的目的。
但是目前常用的酸化转向剂有两类:一类为羧基甜菜碱型,此类在酸液浓度很低即pH值较高时酸液粘度才开始逐渐增大,暂堵转向区间很短,粘度增大到最大值后就基本不变,残酸的粘度很大。这样使得酸化过程中转向效果不理想,同时残酸返排较困难。另一类为聚合物型,此类转向剂具有很好的耐温性,但不易分解,对地层有伤害,返排也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项,本发明提供一种酸化暂堵转向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转向剂的粘度与常规转向酸相比区间大,作用时间长,延长了转向效果。同时,该转向剂为绿色环保型,不伤害地下储层,当酸液反应完毕后,能自动破胶,利于返排。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酸化暂堵转向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烷基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胺40份-55份、助溶剂45份-60份、粘度区间调节剂3份-10份和抗温添加剂3份-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酸化暂堵转向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烷基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胺45份-50份、助溶剂48份-55份、粘度区间调节剂4份-8份和抗温添加剂3.5份-4.5份。
进一步的,所述助溶剂为C原子数小于4的有机醇类。
进一步的,所述助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或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粘度区间调节剂为多烷基脂肪酰胺基二甲基卤化胺。
进一步的,所述抗温添加剂为聚合脂肪烷基丙基二甲基烷胺。
进一步的,所述烷基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胺为芥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油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芥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衍生物或油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酸化暂堵转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烷基酰胺基丙基二甲基胺和助溶剂混合均匀,加入粘度区间调节剂和抗温添加剂,混合均匀后得到酸化暂堵转向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阳兴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阳兴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9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式无负压自动切换变频供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花灰效果织带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