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消防防火门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9009.4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2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姜子政;余庆夫;徐卫忠;吴帮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安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84/18;H04N7/18;E06B5/16;E06B7/28;G08B7/06;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钟隆辉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消防 防火门 监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消防防火门监控装置,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常开防火门、多个常闭防火门以及监控控制终端;多个常开防火门均对应有一个第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多个常闭防火门均对应有一个第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多个第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和多个所述第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每一个防火门对应设置有监控器并作为无线传感网络的一个节点,使得多个防火门对应的多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不仅具有常规的采集数据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了根据前端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并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网络,并通过该网络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监控控制终端,对一定区域内数量较多且分布较广的全部防火门实现有效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消防防火门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是设在防火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地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防火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作用,可在一定时间阻止火势蔓延,确保人员疏散。由于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防火门能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目前,一些场所的防火门数量设置较多且间隔分布较广,对于防火门是否处于正常的开闭状态的检测大多依靠人工检测,采用人工检测不仅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而且检测效率较低、容易出现遗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防火门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对于防火门的开闭状态进行全面有效的自动化监控,节省人力且监控效率高。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消防防火门监控装置,包括多个常开防火门、多个常闭防火门以及监控控制终端;
多个所述常开防火门均设置有常开防火门闭门器和常开防火门控制器;所述常开防火门控制器与所述常开防火门闭门器电连接;
多个所述常闭防火门均设置有常闭防火门开门器和常闭防火门控制器;所述常闭防火门控制器与所述常闭防火门开门器电连接;
多个所述常开防火门均对应有一个第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多个所述常闭防火门均对应有一个第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多个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和多个所述第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
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包括对所述常开防火门闭门器状态检测的第一监控器和处理器,所述第一监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所述监控控制终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包括对所述常闭防火门开门器状态检测的第二监控器和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二监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所述监控控制终端电连接;
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信号通过网络信号监测装置进行监测。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监控器、所述第二监控器均包括光电开关和计时器,所述光电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常开防火门、所述常闭防火门的门框一侧的内侧面上,通过所述光电开关检测所述常开防火门和所述常闭防火门的开闭状态,所述光电开关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电开关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计数器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计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网络信号监测装置包括天线、射频器以及信号数据处理器,所述天线与所述射频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射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相连;所述信号数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监控控制终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安消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科安消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9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