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射线简正波理论的深海完整声道下焦散线会聚区增益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8927.5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8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朴胜春;栗子洋;张明辉;雷亚辉;宋扬;王笑寒;郭俊媛;龚李佳;张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刘景祥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射线 简正波 理论 深海 完整 声道 下焦散线 会聚 增益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提出基于射线简正波理论的深海完整声道下焦散线会聚区增益计算方法,本发明在深海完整声道情况下,利用射线简正波理论分析了典型的深海Munk声速剖面情况,得到了声压的表达式,根据声压的表达式计算出声强,并在中心频率三分之一倍频程的带宽内计算了能量平均的声强值,依此计算了能量平均的传播损失值,然后计算了下会聚区焦散线处的球面波扩展损失值,将能量平均的传播损失值与球面波扩展损失值进行了比较,从而求出了下焦散线会聚区处的增益值,从结果证明了本发明所提出的增益计算方法有很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声物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射线简正波理论的深海完整声道下焦散线会聚区增益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深海会聚区对于深海远程声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当声源位于海面附近时,在海面附近会形成声强很高的焦散线和会聚区。所谓焦散线指的是临近声线交聚点所形成的的包络线,会聚区指的是海面附近形成的高声强焦散区域。声强异常为球面传播损失高于会聚区传播损失的分贝值。
1961年Hale从实验中观测到了很强的会聚效应,在会聚区中的信号比其他途径传播的信号高出20-25dB,并利用声线图做了研究。1965年Urick研究了声源位于较深深度时会聚区的变化,发现当声源深度增加时,会聚区逐渐分为两侧,左半区向左移动,右半区向右移动,两个半区的增益约为5-10dB。张仁和对深海反转点会聚区以及深海负梯度反转点会聚区做了相关的研究,发现会聚增益约为20dB。
目前国内外学者所做的研究,多是针对位于海面的会聚区且对于增益的研究,多是集中于前三个会聚区。然而,对于海面附近的会聚区,在传播距离增大之后,会聚区的宽度展宽,声强的增益也有所衰减,在远距离的会聚效应有所衰减会聚增益也衰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海面附近会聚区在远距离处增益明显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射线简正波理论的深海完整声道下焦散线会聚区增益计算方法。所述方法针对深海大深度焦散线会聚区在远距离传播时宽度展宽不大,利用射线简正波理论求得了焦散线会聚区的增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出基于射线简正波理论的深海完整声道下焦散线会聚区增益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假设海水为分层介质,声速为典型的Munk深海声速剖面,表达式如下:
c(z)=c0{1+ε[e-η-(1-η)]} (1)
其中,c(z)表示深度在z处的声速,z指的是深度,η=2(z-z0)/B,z0为声道轴的深度,B为波导宽度,c0为声速极小值,ε为偏离极小值的量级;
对于简谐点源激发的声场,声压能够表示为各阶简正波之和的形式:
其中,P(r,z)指的是水平距离r处,深度为z处的声压值;ρ为海水的密度,i为虚数单位,为声源处的本征函数值,为z处的本征函数值,km为本征值;
声强的定义为声压模的平方,即:
其中,I(r,z)为水平距离r处,深度为z处的声强;
步骤二:对于宽带信号,根据步骤一中得出的声强值,以中心频率的三分之一倍频程带宽进行平滑平均,频带内声场能量平均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中心频率为f0的平均声强,Δf为频带宽度;f为频率;
在得到频带内声场平均能量后,根据传播损失计算公式计算频带内的频率平均传播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人航天器柔性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地服装生产用清洗烘干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