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交通流量和占有率信息实现路口车道指数融合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8721.2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1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其强;张志宇;沈宝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9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交通 流量 占有率 信息 实现 路口 车道 指数 融合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通流量和占有率信息实现路口车道指数融合处理的方法,包括输入基础数据,通过电警采集车道组流量和车道组平均占有率;将车道组流量分别转换成对应车道的饱和度,并将按照道路服务水平将饱和度转换成交通指数,以及将占有率转换成交通指数;计算并判断由饱和度转换的交通指数与由占有率转换的交通指数的比值,根据不同情况计算最终交通指数。采用了本发明的基于交通流量和占有率信息实现路口车道指数融合处理的方法,属于城市灯控路口的交通状态研判方法,在实际工程项目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不同交通状态下建立了基于流量和占有率为指标的融合指数模型,规避了因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到的占有率质量不高而导致研判交通状态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理领域,尤其涉及实时交通分析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交通流量和占有率信息实现路口车道指数融合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路口环境的实时交通状态对于交通管理者和交通出行者具有很重要的有意义。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对于交通状态的研判算法的研究一直持续深入从未间断。这些算法,通常通过采集道路基础信息和交通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输出结果和一个既定的交通状态判别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判断出当前的交通状态。
目前,大量已研究的算法模型采用排队长度、平均速度这两个指标判断交通状态,传统的交通信息采集设备对排队长度、平均速度两种类型数据并不容易获得,即使获得,数据质量有效性也很低;另外也有很多算法模型,通过交通流量计算饱和度,通过饱和度的大小判断路口车道的交通状态,对于路口过饱和拥堵的情况,饱和度却无法判读路口及路口车道交通状态;也有模型研究采用占有率表征路口车道交通状态,现实情况是现在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获取的占有率数据质量不高,采用占有率单一指标判断路口车道交通状态显然不符合工程项目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准确率高、误差小、适用范围广泛的基于交通流量和占有率信息实现路口车道指数融合处理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于交通流量和占有率信息实现路口车道指数融合处理的方法如下:
该基于交通流量和占有率信息实现路口车道指数融合处理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基础数据,通过电警采集车道组流量和车道组平均占有率;
(2)将车道组流量分别转换成对应车道的饱和度,并将按照道路服务水平将饱和度转换成交通指数,以及将占有率转换成交通指数;
(3)计算并判断由饱和度转换的交通指数与由占有率转换的交通指数的比值,若所述的比值大于等于第一比值,则继续步骤(4);若所述的比值小于第一比值且大于第二比值,则继续步骤(5);若所述的比值小于等于第二比值,则继续步骤(6);
(4)输出最终车道指数,即为由饱和度转换的交通指数;
(5)通过占有率和饱和度计算最终交通指数;
(6)判断占有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是,继续步骤(7);否则,输出最终车道指数,即为由饱和度转换的交通指数;
(7)判断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等于两个周期,如果是,则输出最终车道指数,即为由占有率转换的交通指数;否则,继续步骤(1)。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1)中的车道组流量为直行车道流量和左转车道流量,车道组平均占有率为直行车道平均占有率和左转车道平均占有率。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2)中计算车道的饱和度,具体为: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左转车道的饱和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