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原位抑制制革综合污泥硫化氢释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8466.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1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张炫辉;段徐宾;李幸;陈娜娜;王文琪;尹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12N1/00;C12N1/36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原位 抑制 制革 综合 污泥 硫化氢 释放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原位抑制制革综合污泥硫化氢释放的方法,首先制备功能微生物菌群:取制革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作为污泥试样,将污泥试样在25‑30℃、60‑100rpm条件下恒温震荡培养12‑24小时,获得微生物富集培养物;将微生物富集培养物接种到灭菌后的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在25‑30℃、60‑100rpm条件下恒温震荡培养5‑11天;将培养后的筛选培养基接种于灭菌后的驯化培养基中,驯化,得到功能微生物菌群培养物;最后将功能微生物菌群培养物接种到制革综合污泥中,抑制硫化氢的释放。该方法可显著抑制制革污泥中硫化氢的释放;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革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原位抑制制革综合污泥硫化氢释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制革综合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含硫物质,在微生物作用及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极易产生硫化氢。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会引起人体诸多不适,甚至会中毒。研究表明,硫化氢释放自制革综合污泥排出后19小时左右达到释放平衡,即检测不到硫化氢的释放。因此,研究快速去除或抑制硫化氢释放的方法是解决制革废水处理厂硫化氢污染的关键。
目前制革污水处理厂硫化氢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稀释、掩蔽、水洗、吸附)、化学法(吸收、氧化)和生物法(生物洗涤、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等)。相较于物理法和化学法,生物法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关注。
然而目前生物法的研究多集中在异位控制,即将硫化氢气体收集后再利用微生物去除。制革污泥处理设施,特别是制革污泥浓缩池都是大型的露天设施,将硫化氢收集后再进行处理需要搭建收集系统,投入和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原位抑制制革综合污泥硫化氢释放的方法,可显著抑制制革污泥中硫化氢的释放;操作简单,不需要对原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成本低廉;并且该方法适用性强,对于不同的制革污泥池,可获得适合自身工厂抑制硫化氢释放的功能菌群,达到抑制硫化氢释放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微生物原位抑制制革综合污泥硫化氢释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功能微生物菌群
取制革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作为污泥试样,将所述污泥试样在25-30℃、60-100rpm条件下恒温震荡培养12-24小时,获得微生物富集培养物;将所述微生物富集培养物接种到灭菌后的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在25-30℃、60-100rpm条件下恒温震荡培养5-11天;将培养后的筛选培养基接种于灭菌后的驯化培养基中,驯化,得到功能微生物菌群培养物;
步骤2,将所述功能微生物菌群培养物接种到制革综合污泥中,抑制硫化氢的释放。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优选的,步骤1中,在将所述污泥试样进行恒温振荡培养之前,向所述污泥试样中加入营养物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营养物质包含牛肉膏和蛋白胨;其中,牛肉膏的浓度为2-5g/L,蛋白胨浓度为4-10g/L。
进一步优选的,在将所述污泥试样进行恒温振荡培养之前,还向所述污泥试样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以维持所述污泥试样在进行恒温振荡培养过程中的pH为7.0-8.0。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微生物富集培养物的接种量和所述培养后的筛选培养基的接种量分别为所述污泥体积的7-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