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菌二氧化碳热泵机车空调热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8465.7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何铭;苟顺国;陶卫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一德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沈颖 |
地址: | 73003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菌 二氧化碳 机车 空调 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杀菌二氧化碳热泵机车空调热机组;CO2压缩机的排气端与组合式空调机的R744散热端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组合式空调机与蒸发冷凝器的R744冷却端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的蒸发冷凝器的R744端与回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回热器与R744高压储液器通过管线连接,所述R744高压储液器与组合式空调外机的R744端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组合式空调外机的R744端与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通过管线连接;R134a压缩机的排气端与组合式空调机通过管线连接;本发明增强了组合式空调机的制热效果,并提高了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的能效,提高了制热的运行稳定形,实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热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杀菌二氧化碳热泵机车空调热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环保问题和节能问题也日益突出。满足人们舒适生活条件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已超过30%,而采暖、热水所消耗能量在建筑能耗中占56%~58%[1]。因此,如何在满足人们舒适性的要求和环境友好、节能发展之间寻找最优答案已成为业界的关注热点。
热泵作为通过消耗一小部分高品位的电能,把空气中的低品位热量提取并加以利用的装置,具有环保、节能、安全和便捷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在极端天气工况下,传统工质热泵的稳定性和制热能力受到限制,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寻找新的制冷剂,以满足对于工作效率和环保方面的要求。CO2工质是一种少有的天然制冷剂,无毒无可燃性,廉价且易于获得,对自然环境没有破坏,在用作制冷剂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以自然工质CO2作为冷媒的CO2空气源热泵,在保证系统较高COP的同时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能够有效控制臭氧层的破坏,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抑制煤的燃烧,降低雾霾天气的发生率并减少PM2.5浓度,同时将节能与环保有机结合在一起,系统跨临界循环产生热水的高效运行,有效节省用户采暖能耗,是我国北方采暖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方案。因此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和潜力。
目前,正在研究的CO2热泵热水系统,基本采用的是跨临界循环系统。即被压缩的制冷剂气体放热过程未发生相变,在超临界区只通过显热交换进行换热。使得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制热效果差,二氧化碳循环效率低,运行不稳定,使用不便,另外在火车、动车、高铁等车辆,由于人员密度较高,一旦发生传染病等疫情,控制难度大,传染速度快等问题,其通风效果差,造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菌二氧化碳热泵机车空调热机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杀菌二氧化碳热泵机车空调热机组;其特征在于:CO2压缩机1的排气端与组合式空调机3的R744散热端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组合式空调机3与蒸发冷凝器5的R744冷却端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的蒸发冷凝器5的R744端与回热器6的一端连接,所述回热器6与R744高压储液器11通过管线连接,所述R744高压储液器11与组合式空调外机4的R744端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组合式空调外机4的R744端与所述回热器6的低压侧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回热器6的低压侧与R744气液分离器13通过管线连接,所述R744气液分离器13与CO2压缩机1的吸入端通过管线连接,形成回路;R134a压缩机2的排气端与组合式空调机3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组合式空调机3与R134a储液器12通过管线连接,所述R134a储液器12与所述蒸发冷凝器5的一端通过管线连接,所述蒸发冷凝器5另一端与所述R134a压缩机2吸气端通过管线连接,形成回路。
其中一种杀菌二氧化碳热泵机车空调热机组,还设置有配合安装在各路管线上的电动阀Ⅰ10、R744电子压力调节阀Ⅰ8、R744电子压力调节阀Ⅱ23、电动阀Ⅱ22、电子膨胀阀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一德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甘肃一德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