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炼油过程中氢气与瓦斯的协同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8279.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涂阳勤;王宽心;郭廉洁;江泉达;韩文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20/10 | 分类号: | G16C20/10;G16C20/70;G06Q10/04;G06Q50/04;C10G45/00;C10G4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俞宏涛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炼油 过程 氢气 瓦斯 协同 优化 方法 | ||
1.用于炼油过程中氢气与瓦斯的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优化方法,包括:
在氢气与瓦斯系统中分别构建对应耗氢单元、制氢单元、氢提纯单元、脱硫单元、加热炉单元、轻烃回收单元以及压缩机单元的数学优化模型;
对各单元的数学优化模型进行单独求解,得到各单元处于最优工况下的操作参数;
构建对应氢气与瓦斯系统的优化目标函数,在满足优化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的基础上,调用遗传算法对处于最优工况下各单元中所使用的包括氢气、瓦斯在内的气体流量进行求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炼油过程中氢气与瓦斯的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氢气与瓦斯系统中分别构建对应耗氢单元、制氢单元、氢提纯单元、脱硫单元、加热炉单元以及轻烃回收单元的数学优化模型,包括:
构建氢气耗量与加工负荷、氢油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产品要求、原料性质关联的耗氢单元数学模型表达式;
采用数据回归的方法,建立产氢量与天然气量、高压瓦斯量、水碳比、水气比、转化炉温度、中变反应温度、产品氢纯度工艺参数间的制氢单元数学模型表达式:
构建氢提纯单元中使用PSA和膜分离两类过程的氢提纯单元数学模型表达式;
在脱硫过程中忽略其对流股流量的影响,构建脱硫塔的脱硫率的数学模型表达式;
构建采用反平衡计算方法加热炉数学模型表达式;
构建用于回收加氢干气中的C3、C4中轻烃回收单元的数学模型表达式;
构建基于进出口压力确定操作成本的压缩机单元的数学模型表达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炼油过程中氢气与瓦斯的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单元的数学优化模型进行单独求解,得到各单元处于最优工况下的操作参数,包括:
耗氢装置的氢气消耗与装置的加工负荷、氢油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产品要求、原料性质相关,通过历史数据回归的方法,构建氢气耗量与这些变量的关联式:
化学氢耗:Hqing,n=v(Fqing,n,t0,n,tend,n,ρ0,n,βn,s0,nTr,n,Pr,n,sn,υn,ran);
装置的氢耗主要是化学反应的氢耗量和装置的氢损耗,氢损耗包括溶解在油品中的氢气、废氢排放的损失氢以及机械设备的漏损氢,
化学氢单耗:
氢单耗损失:
耗氢装置的新氢纯度不能小于系统所需的新氢纯度:xqing,n≥xn,d (3),
耗氢装置操作成本:
Hqing,n为耗氢装置n的化学氢耗量,Fqing,n为装置的负荷,t0,n为进料油的初馏点,tend,n为进料油的终馏点,ρ0,n为进料油的密度,βn为进料油的残炭值,s0,n为进料油的硫含量,Tr,n为反应的温度,Pr,n反应的压力,sn为产品的硫含量,HHqing,n为装置新氢耗量,HLossqing,n为装置的氢单耗损失,cqhao为耗氢装置单位操作成本系数,υn为空速,ran为氢油比,xqing,n和xn,d分别为进耗氢装置n的氢纯度和所要求的氢纯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2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