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板连接器布局方法、背板以及电子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8207.9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2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旭;应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庞红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连接器 布局 方法 以及 电子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板连接器布局方法、背板以及电子终端,所述背板包括:一电路板;一第一连接器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器单元包括至少一组第一连接器模块,每一组所述第一连接器模块包括一正面连接器和一反面连接器;其中,所述正面连接器和所述反面连接器的引脚布置中奇数列的引脚布置相同,偶数列的引脚布置相同;所述正面连接器装设于所述电路板的正面,所述反面连接器装设于所述电路板的反面并相对于所述正面连接器错开一列引脚与所述正面连接器连接。本发明中,背板正反面信号直通,减少电路板上走线,从而降低信号走线所需电路板面积和层数,背板通风孔留出了最大的面积,加强了风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板连接器布局方法、背板以及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市场上拥有双控制模块双背板的服务器,存储器以及工业计算机,连接两块背板的方式一般包括:
方法1:通过cable(线缆)连接,设计比较简单,但,所需cable数目太多时,成本高,系统布局凌乱,后期维护不方便。
方法2:通过桥接板连接,系统布局规整,无cable设计,后期易于维护,成本相对cable连接方式低。但,当背板上连接器数目太多时,会由于背板缺少足够通风孔,导致可行性下降。
用桥接电路板连接两背板的方式,多用于背板上所需连接器较少,接连器间可以完全错开的情况。当背板上连接器数目过多时,普遍采用cable连接的方式。
图1和图2介绍了一个典型的双控制模块双背板系统,其两个背板间通过桥接电路板连接。
其中,背板1用以连接控制模块1电路板,控制模块2电路板和桥接电路板,一共3块板,设计相对复杂。背板1的正反两面都需要放置很多的连接器,如图3和图4。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正反两面上的连接器会选择相互避让或完全错开,以避免连接器干涉。由于这种布局,背板1下半部分的大部分面积都被正反两面的连接器所占据。此外,由于还需要为来自两个控制模块的信号留出额外的走线空间,如图5所示,使得背板1下半部分通风孔11和通风孔12面积非常小。
当所需连接器较多时,背板1的这种布局可能带来以下问题:
1)在有限的服务器或存储器机箱空间内,有限的背板长度,根本无法完全让所有连接器都完全避开,从而使得该架构失去可行性。
2)即使正反面上的连接器相互错开了,但可能由于连接器数目太多,占据大部分得背板面积,导致背板上通风孔面积十分有限,从而无法满足整个系统的通风散热需求。
3)来自两个控制模块的信号走线需要占据一定的电路板面积。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电路板层数的方式来尽量减少信号走线所需面积。但,增加电路板层数将大大增加电路板成本,从而导致系统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板连接器布局方法、背板以及电子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背板双面都配置连接器时布线占用面积大,通风面积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板,所述背板包括:一电路板;一第一连接器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器单元包括至少一组第一连接器模块,每一组所述第一连接器模块包括一正面连接器和一反面连接器;其中,所述正面连接器和所述反面连接器的引脚布置中奇数列的引脚布置相同,偶数列的引脚布置相同;所述正面连接器装设于所述电路板的正面,所述反面连接器装设于所述电路板的反面并相对于所述正面连接器错开一列引脚与所述正面连接器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正面连接器的首列空接,第二列至第N列依次与所述反面连接器的首列至N-1列对应连接,所述反面连接器的第N列空接;或者所述反面连接器的首列空接,第二列至第N列依次与所述正面连接器的首列至N-1列对应连接,所述正面连接器的第N列空接;N为正整数,N≥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加弘科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