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L-草铵膦的酶组合和L-草铵膦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37679.2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荣;周海胜;尹新坚;吴坚平;张红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13/04 | 分类号: | C12P13/04;C12N9/06;C12N9/04;C12N9/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草铵膦 组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L‑草铵膦的酶组合,包括谷氨酸脱氢酶和辅酶再生酶,所述辅酶再生酶为醇脱氢酶、甲酸脱氢酶和亚磷酸脱氢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L‑草铵膦的生产方法,以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作为原料,添加NH4+、辅酶NADP+/NADPH和辅酶再生底物,然后使用所述酶组合进行催化,其中,谷氨酸脱氢酶用于将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催化反应为L‑草铵膦,辅酶再生酶用于将NADP+还原为NADPH。本发明提供的酶组合和L‑草铵膦生产方法,所产生的副产物极易去除,简化了产品的后处理工艺、产品总收率大于95%,降低了L‑草铵膦的生产成本,是一种绿色、环保、低碳的工艺路线,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L-草铵膦的酶组合和L-草铵膦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草铵膦,也称草丁膦,英文名为:Phosphinothricin(简称PPT),化学名为2-氨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草铵膦是一种广谱灭生性除草剂。
目前,世界三大除草剂分别为草甘膦、百草枯和草铵膦。草甘膦的长期大量使用,一是造成大量杂草产生抗性,使草甘膦趋于失效;二是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壤板结;百草枯由于其剧毒性,已被列入《鹿特丹公约》,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禁用或限用。草铵膦由于其环境相容度高、几乎没有动物毒性等优点,是草甘膦和百草枯的最佳替代者。更重要的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抗草铵膦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会进一步增多,草铵膦将具备更广阔的的市场前景。
制备光学纯L-草铵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化学不对称合成法、手性拆分法以及生物催化法。生物催化法具有立体选择性严格、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及产物易分离纯化等优点,是生产L-草铵膦的潜在优势方法。生物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可以针对分子的手性中心,直接合成单一的光学异构体。这类反应的代表就是酶催化的转氨基反应或酶催化的还原胺化反应,均以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PPO)为原料,合成L-2-氨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即L-草铵膦),涉及到的酶分别为转氨酶和谷氨酸脱氢酶。
专利CN1349561A筛选得到了能够特异性地催化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的草酰乙酸转氨酶,直接利用L-天冬氨酸为氨基供体。但此工艺效率低下,当底物PPO的浓度为552mmol/L、在几乎完全消耗大约700mmol/L的原料L-天冬氨酸的情况下,只生成251.9mmol/L的产物L-PPT,与此同时生成了大约234.5mmol/L的杂质丙氨酸,原料PPO的转化率只有52%。因此,转氨酶工艺虽然具有酶活高、立体选择性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两大缺陷,其一是转氨酶催化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原料PPO不能完全转化为L-PPT,在高达4倍量谷氨酸存在的条件下转化率也只有90%;其二是要使可逆反应向生成L-PPT的方向进行、获得高的转化率,需要3-4倍当量以上的手性氨基酸作为氨基供体,过量的氨基供体残余给L-草铵膦的分离精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专利CN106978453A通过筛选得到了酶活较高的谷氨酸脱氢酶,在额外的辅酶再生体系配合反应下,制备了L-草铵膦,反应液中原料PPO的浓度达到了100mM,转化率高达100%。专利CN110184246A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获得了一种酶活更高的谷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在葡萄糖脱氢酶的配合下制备L-草铵膦,原料PPO转化率99%,L-草铵膦浓度最高达到445mM(80.6g/L),产品ee值99%。谷氨酸脱氢酶可以直接利用无机氨作为氨基供体、还原胺化原料PPO制备L-草铵膦,无需手性氨基酸作为氨基供体;但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需要消耗等当量的辅酶,由于辅酶价格昂贵,因此,还需要额外辅酶再生体系。采用以葡萄糖脱氢酶为辅酶再生酶、以葡萄糖为辅酶再生底物的辅酶再生系统。此辅酶再生系统的副产物为葡萄糖酸,而葡萄糖酸与产品L-草铵膦都是溶解度极高的物质,难以将二者予以分离,导致产品后处理工艺复杂、精制成本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7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