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7579.X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炼;章文军;赵静静;华燕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沿进水口(11)向出水口(12)方向依次设有阻隔室(2)、吸附室(3)及过滤室(4),所述阻隔室(2)内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上设有转轴(5),所述转轴(5)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内,两个所述转轴(5)之间设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包括覆盖所述阻隔室(2)的主网(61)、绕卷于所述转轴(5)上的副网(62),所述阻隔室(2)内设有驱动所述转轴(5)转动的驱动件(7),所述主网(61)受污染物冲击带动所述副网(62)向所述吸附室(3)方向运动,所述驱动件(7)驱动所述转轴(5)转动;
所述驱动件(7)包括同轴连接于所述转轴(5)上的套环(71)、周向设置于所述套环(71)外侧壁上的若干隔板(72),若干所述隔板(72)随污水的流动带动所述转轴(5)转动,所述阻隔室(2)的内侧壁上设有软性阻隔杆(21),所述软性阻隔杆(21)依次抵靠于转动过程中的若干所述隔板(72)上;
若干隔板(72)背对转轴(5)的侧壁到转轴(5)侧壁的距离沿套环(71)的周向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副网(62)完全绕卷于所述转轴(5)上时,所述软性阻隔杆(21)抵靠于到转轴(5)侧壁距离最小的隔板(72)上;
所述阻隔室(2)靠近所述吸附室(3)的内侧壁上设有分隔所述阻隔室(2)及所述吸附室(3)的分离板(9),所述分离板(9)上贯穿有通水孔(91),所述主网(61)带动所述副网(62)向吸附室(3)运动至所述副网(62)脱离于所述转轴(5)上的绕卷,所述主网(61)进入所述通水孔(91)内并与所述通水孔(91)的孔壁相抵触;
所述吸附室(3)内填充有吸附填料(31),所述吸附填料(31)延伸至所述通水孔(91)内,所述吸附填料(31)朝向所述阻隔室(2)的一侧供进入所述通水孔(91)的主网(61)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室(2)的内侧壁上对应于所述套环(71)的位置开设有凹槽(8),所述软性阻隔杆(21)设置于所述凹槽(8)的槽底,若干所述隔板(72)转动过程中依次进入所述凹槽(8)内并于所述软性阻隔杆(21)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的槽底开设有供所述软性阻隔杆(21)插入的插槽(81),所述插槽(81)位于所述软性阻隔杆(21)背对所述进水口(11)的槽口开设有弧形槽(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侧壁上开设有环槽(51),所述套环(71)嵌合于所述环槽(51)内,且所述套环(71)的外侧壁与所述转轴(5)的侧壁相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4)内设置有过滤纸带(41),所述过滤纸带(41)沿所述进水口(11)向出水口(12)方向呈蛇形设置,且所述过滤纸带(41)抵靠于所述过滤室(4)的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诚通凯胜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75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