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侧翻乘员防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37571.3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1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玉;柳在鑫;蔡萧遥;李金宽;廖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39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乘员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装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车辆侧翻乘员防护装置,包括伸缩防护网、导向机构、驱动机构、控制器,以及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当遇到相应的危险情况时,通过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来收集相应的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进行对比,若车辆处于危险状态下,则发送命令控制驱动机构启动,通过驱动机构迅速带动伸缩防护网展开并将车窗等覆盖,保护车内乘员,防止乘员被甩出车外,防止乘员受到二次伤害,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车辆侧翻乘员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客车、私人家用车辆、货车等各种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道路上的行车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由于车辆在发生事故时车身会受到严重破坏,可能会发生翻滚以及侧向滑动等情况,此时车内乘员容易沿着车体易破损部处(如侧面窗户、门、前车窗等部位)甩出车体,而乘员甩出车体后会高速摔到路面或者与其它车辆碰撞,摔到路面后还面临过往车辆碾压的危险,因此乘员被甩出车体的后果十分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车辆侧翻乘员防护装置,解决乘员被甩出车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车辆侧翻乘员防护装置,包括安装于车辆窗口相应位置的伸缩防护网、对应所述伸缩防护网两侧位置设于车辆上的导向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防护网在所述导向机构上位移的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控制器,以及设置于车辆上用于检测车辆行驶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车辆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其中,控制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能够提供处理信息数据、提供指令等功能的设备即可,例如:微型计算机。该控制器用于接收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相应信息,并将受到的相应信息与预设的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处理后并向其余相关设备发出控制命令。预设的信息指的是,在超过一定的速度阀值情况下属于失速或者失控,在达到一定的角度阀值情况下,属于车辆侧翻等等。伸缩防护网可以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具有展开和叠紧的功能,在平常状态叠紧,在受到驱动机构的驱动时,能够展开并将车辆的窗口等覆盖。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失速或者失控等相应速度信息,角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的车身角度变化或者侧翻等角度信息。驱动机构可以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驱动机构,只要能够带动伸缩防护网在导向机构上运动即可。当遇到相应的危险情况时,通过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来收集相应的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进行对比,若车辆处于危险状态下,则发送命令控制驱动机构启动,通过驱动机构迅速带动伸缩防护网展开并将车窗等覆盖,保护车内乘员,防止乘员被甩出车外,防止乘员受到二次伤害,具有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弹射装置、驱动导轨、弹射架、连接件、滑轮和拉环;所述驱动导轨设置于所述车辆顶部,所述弹射装置与所述驱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弹射架对应所述弹射装置的内侧位置与所述驱动导轨滑动连接,并受该弹射装置的驱动而在所述驱动导轨上相应运动,所述拉环设置于所述伸缩防护网上,所述滑轮设置与所述弹射架两侧,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拉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滑轮变向设于车辆顶部。弹射装置可以采用任意具有弹射功能的设备,只要能够接收控制器的命令,并驱动弹射架在驱动导轨上运动即可。使用时,弹射装置接收到控制器的相关命令并启动,带动弹射架在驱动导轨上弹射而出,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拉环上,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弹射架上的滑轮连接在车辆顶部,弹射架弹射而出时,由于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拉环带动伸缩防护网迅速展开。同时设置滑轮,由于连接件与滑轮连接,滑轮作为原动件,连接件将获得动滑轮运动速度的两倍速度,在极短时间完成动作。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拉绳。采用拉绳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7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