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钢建筑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37522.X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泰合洋房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E04G21/18;E04B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吴永伟 |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钢建筑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a.拼装平台搭建;b.骨架拼装;c.打包运输;d.现场堆放;e.测量放线;f.单片墙体安装;g.临时支撑设置;h.墙体校正;i.同层墙体连接;j.X型剪力支撑;k.抗拉连接;l.抗剪连接;m.墙面板安装;n.石膏板安装;o.保温、隔音棉填充;p.呼吸纸粘贴;q.楼板安装;r.上下层墙体连接;s.面板拼接,通过在墙体骨架上加设X型剪力支撑、抗拉连接和抗剪连接,大大的提高了墙体骨架本身的强度,无需在墙体施工过程当中浇注混凝土而增加墙体强度,大大的缩短了施工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轻钢建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房屋建筑按照结构一般分为砖混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其中钢结构建筑分为普通钢结构建筑和轻钢结构建筑,轻钢结构房屋由于具有壁薄、质轻、安装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管线布置方便等有点,在国内外低层和多层房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1560797B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当中公开了一种轻钢结构的墙体及其施工方法,施工时,梯状柱的两侧连接免拆模板网,墙体构件空腔内填充混凝土浇注层,然后再在免拆模板网外侧抹水泥砂浆。
现有的这种施工方法将轻钢结构作为筋,然后利用混凝土浇注的方式形成墙体,在实际的墙体施工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对混凝土墙体的养护等操作,大大的延长了施工的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钢建筑施工方法,其通过在墙体骨架上加设X型剪力支撑、抗拉连接和抗剪连接,大大的提高了墙体骨架本身的强度,无需在墙体施工过程当中浇注混凝土而增加墙体强度,大大的缩短了施工的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钢建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拼装平台搭建:在进行墙体骨架拼装之前,需要搭建用于墙体骨架拼装的工作平台;
b.骨架拼装:在工作平台上进行墙体骨架的拼装;
c.打包运输:墙体骨架拼装完成之后,分类贴好标签,由运输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
d.现场堆放:打包好的拼装墙体骨架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利用起重设备将墙体骨架从运输车辆上吊装下进行堆放;
e.测量放线:在对墙体骨架进行安装之前,需要将施工图上墙体的相关定位轴线测量放样在基础上;
f.单片墙体安装:在进行单片墙体安装的时候,需要安装特定的顺序进行安装,选取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迅速进行安装,安装的时候先进行外墙的安装,然后再进行内墙的安装,在进行安装的时候,根据之前在墙体骨架上的编号,将其搬运到与编号相对应的位置进行安装;
g.临时支撑设置:墙体立起之后,在地面上先固定一根短立柱,然后将临时支撑的底端与短立柱连接在一起;
h.墙体校正:搭建完临时支撑之后,需要对墙体骨架进行校正,校正的内容包括墙体的水平度以及垂直度等;
i.同层墙体连接:同层的墙体连接处采用自钻螺钉固定,墙体的顶部采用一块与墙体骨架厚度相同的拼板连接;
j.X型剪力支撑:一层墙体骨架连接完毕之后,在墙体上设置X型中心支撑结构,对墙体进行剪力支撑,每一个X型中心支撑结构均有相互交叉成X型的两根剪力杆组成,剪力杆的两端通过自动螺钉固定在墙体上;
k.抗拉连接:在墙角处进行抗拔加固,抗拔加固是采用的抗拔连接由抗拔件和抗拔锚栓两部分组成,抗拔锚栓通常选用规格为M16的锚栓,抗拔锚栓与墙体之间设置25°-30°的夹角,并且将抗拔锚栓的底部一端固定在地面上;抗拔件在与墙体立柱进行连接时,用六角头自攻螺钉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泰合洋房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泰合洋房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75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