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尘器的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7187.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金嘉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A47L9/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俞培锋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吸尘器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吸尘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尘器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为盒体结构,且过滤装置的两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吸尘口和出风口,所述过滤装置内设置有上下依次分布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过滤装置的下端侧壁设置有出尘口,且过滤装置的内部还设置有与出尘口相连接的斜板,且下挡板位于斜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该种基于物联网的吸尘器的过滤装置,通过在过滤装置外侧设置能够带动内板移动的旋钮,使得内板沿指定路径平移,且反向转动旋钮即可使内板恢复到原位置的情况,避免第一挡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路径中,第一挡板在移动时发生板体倾斜,无法恢复到原位置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尘器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中国专利CN205338844U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尘器的过滤装置,具体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包括集尘箱,集尘箱右侧壁上设有风尘入口,集尘箱左侧壁上设有风尘出口,集尘箱内由左板及右板形成“V”型储尘器,集尘器内由右向左交错设有多个第二挡板及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使集尘箱内迂回连通,集尘器底壁上设有凹槽,“V”型储尘器底端设有出尘口,出尘口位于凹槽上,出尘口伸出底壁外,出尘口内设有开关阀。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吸尘器的过滤装置集尘箱中“V”型储尘器的设置能够使灰尘在集尘箱中的存储更加稳定;底壁上凹槽的设置能够方便将过滤装置中收集的灰尘;具有集尘方便、取尘容易等优点。该发明中,第一挡板竖直设置在左板及右板上,且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当需要取出“V”型储尘器中收集的灰尘时,将第一挡板向上移动,使左板及右板上的灰尘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并通过出尘口排出集尘箱,但是在此过程中,一些粘附在第一挡板表面的灰尘在第一挡板向上移动时,随板体上移且无法脱离板体表面,导致内部灰尘清理不完全,且第一挡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路径中,并未设置限位装置来保证第一挡板在移动时不会发生板体倾斜,无法恢复到原位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尘器的过滤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尘器的过滤装置,具备通过在过滤装置外侧设置能够带动内板移动的旋钮,使得内板沿指定路径平移,且反向转动旋钮即可使内板恢复到原位置的情况,避免第一挡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路径中,第一挡板在移动时发生板体倾斜,无法恢复到原位置的情况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通过在过滤装置外侧设置能够带动内板移动的旋钮,使得内板沿指定路径平移,且反向转动旋钮即可使内板恢复到原位置的情况,避免第一挡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路径中,第一挡板在移动时发生板体倾斜,无法恢复到原位置的情况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吸尘器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为盒体结构,且过滤装置的两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吸尘口和出风口,所述过滤装置内设置有上下依次分布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过滤装置的下端侧壁设置有出尘口,且过滤装置的内部还设置有与出尘口相连接的斜板,且下挡板位于斜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滑轮,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均由插接连接的筒体和内板构成,且内板插设在筒体内设置,所述筒体远离内板的一端与过滤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且筒体内插设有螺栓,所述内板靠近筒体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栓的一端与螺孔螺纹连接,另一端贯穿过滤装置的内壁并延伸至过滤装置外侧设置。
优选的,所述筒体靠近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刷子,且刷子的刷毛部与内板的表面贴合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金嘉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善金嘉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7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