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尼龙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7098.9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2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毅;朱军;翟建峰;李畅东;陈名海;周涛;谢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39/06;C08K3/04;C08K7/06;C08J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尼龙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尼龙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强度尼龙6复合材料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算的如下组分:尼龙PA6 75‑81份、碳纳米管母粒1‑3份、碳纤维母粒8‑15份及扩链剂0.3份。本发明先把碳管和碳纤维造粒,然后再和尼龙混合均匀,可以保证塑料母粒中碳管和碳纤维的分布均匀,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抗拉强度;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主要溶剂是水,避免了有机溶剂的环境污染,同时本发明制备的碳纳米管母粒和炭纤维母粒含量均匀,生产工艺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尼龙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CNTs)具有的独特结构赋予其优异的热学、力学、电学性能,使其在提高高分子材料力学及抗静电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CNTs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长径比和较强的范德华力使其易团聚或缠绕,所以制取易分散均匀的CNTs导电浆料是其应用的基础。
碳纤维具有重量轻、比强度大、模量高、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好,除硝酸等少数强酸处,几乎对所有药品均稳定,以碳纤维为增强剂的复合材料具有比钢强、比铝轻的特性,是一种目前最受重视的高性能材料之一。它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体育器材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聚酰胺6(PA6)具有力学性能优良、耐磨、自润滑、耐油及耐弱酸弱碱等优良的综合性能,但也存在吸水性大、尺寸稳定性差、抗蠕变性差,不宜在高于80℃、潮湿及高负荷下长期使用等缺点,对其增强增韧改性是研究的热点。熔融共混法由于具有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广泛被人们用来制备聚合物复合材料。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技术添加剂较多,生产过程过于繁琐;(2)传统方法直接加入碳管、碳纤维等粉尘状碳材料,无法在熔融生产过程中准确控制每一份母粒中碳材料的均匀含量(3)传统方法制作的母粒中碳纤维添加量过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尼龙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尼龙6复合材料,其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算的如下组分:尼龙PA6 75-81份、碳纳米管母粒1-3份、碳纤维母粒8-15份及扩链剂0.1-0.5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前述高强度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按照前述高强度尼龙6复合材料的组成将尼龙PA6、碳纳米管母粒、碳纤维母粒及扩链剂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料,之后将所述混合物料经双螺杆造粒获得高强度尼龙6复合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降低了粉尘污染,生产中基本上不会产生固体颗粒污染物,生产过程中主要溶剂是水,避免了有机溶剂的环境污染;
2)本发明制备的碳纳米管母粒和碳纤维母粒含量均匀,生产工艺可控;
3)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通过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协同作用,降低了碳纤维的使用量,大大改善例如复合材料的力学等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高强度尼龙6复合材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未经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70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孔装订机的压纸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标准油样快速配制装置及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