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参数液位仪的油面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6524.7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0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段亚楠;赵娥;吴华明;周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G01N15/08;G01F23/30;G01F23/296;G01F23/292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参数 液位仪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液位仪的油面预警方法,液位仪系统包括激光测量单元、超声液面测量单元和浮子检测单元,通过浮子检测单元检测油罐内液位高度变化量;结合多参数的检测液面高度并通过油罐的容积表转化为体积变化量,利用油品的体积膨胀系数计算获得标准体积,通过温度体积修正装置排除温度变化对油品体积的影响,从而计算出当前油罐的渗漏率,并与设定的测漏标准比对,判断当前油罐的渗漏状态,其中,由任一检测的液面高度导致计算出的渗漏率超过所述测漏标准的最大阈值,则执行报警工作。本发明通过多种参数测量油面的高度,并经过计算转换为油罐内的泄露状况,可以在单一感知元件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保证油罐的安全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位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参数液位仪的油面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位仪最直接的用途就是自动计量,通过探棒直接探测到油高、水高、温度等基础数据,结合存储在控制台中按照油罐实际点数输入的容积表,计算得出容积。液位仪作为站端计量工具,具有稳定精确的计量作用,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库存。其带来了以下好处:
1.由于液位仪代替了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2.由于省去了经常开启量油孔的操作,降低了安全风险,避免了量油孔开启造成罐内与外界平衡压差影响油气回收,也为HSE实施保障员工健康方面提供了支撑。
3.液位仪自动计量可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虚假和错误,可以与站端加管系统相连接,可以将数据自动传给加管系统,同时也可以通过液位仪独立网口将计量数据直接上传至石油公司。
然而,单一参数对油液面进行检测时,如果感测单元出现故障则会对油罐内的油位情况丧失感测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液位仪的油面预警方法,液位仪系统包括激光测量单元,所述激光测量单元为采用激光三角法测量液位,通过在油面上空平台设置激光发生器及PSD位置传感器,通过控制激光发生器的偏转使得PSD位置传感器接受到反射激光,得到此时激光发生器的偏转角度,计算油面的液位高度;所述液位仪系统包括超声液面测量单元,通过在所述上空平台的不同位置,设置高压脉冲驱动超声波换能器,通过所述高压脉冲驱动超声波换能器产生超声波,超声波在液体中传输并在液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的回波信号会驱动换能器产生电脉冲信号再经过超声波接收电路和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最终测得超声波在液体传输中的渡越时间t,假定超声波在待测液体中的声速为v,则液位高度H为v和t的乘积的一半;包括浮子检测单元,通过浮子检测单元检测油罐内液位高度变化量;最后,结合多参数的检测液面高度并通过油罐的容积表转化为体积变化量,利用油品的体积膨胀系数计算获得标准体积,通过温度体积修正装置排除温度变化对油品体积的影响,从而计算出当前油罐的渗漏率,并与设定的测漏标准比对,判断当前油罐的渗漏状态,其中,由任一检测的液面高度导致计算出的渗漏率超过所述测漏标准的最大阈值,则执行报警工作。
更进一步地,若检测到的渗漏状态达到预设的第一报警阈值,则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包括现场蜂鸣器报警及通过网络向管理员发送当前的渗漏状态,其中所述渗漏状态包括液位高度、渗漏速度;若检测到的渗漏状态达到预设的第二报警阈值,则对直接通知快速处理人员对储油罐进行检查;若检测到渗漏状态达到预设的第三报警阈值,连接消防单元对可能出现的油罐问题进行预备处理。
更进一步地,通过液位仪控制台进行远程监测控制,所述液位仪控制台是站端液位仪数据的显示终端,以中文和图形方式实时显示油罐内油品的体积、空容、油高、水高、温度,以及各种报警和故障信息,所述控制台进一步与远端的服务器连接,除显示罐内现场数据之外还可输出数据,生成油罐健康报告。
更进一步地,所述远端的服务器从站端采集液位仪的油高、水高及温度信息,然后通过服务端软件将各个站的信息展示出来,使管理人员能实时监控加油站罐存情况;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报警、故障信息,主动采取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6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